想必大家都看过《成语故事》书,我也不会例外,因为,这是一本经典的好书。
  我看完此书后受益匪浅,这本书有为人处事篇,坚强意志篇和求学求知篇。每一篇都给我们了一种教育,每一篇好像都在对我们教诲。
  自从我借来《成语故事》后,就看得津津有味。
  使我百看不厌的成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多行不义必自毙;鹬蚌相争,逸翁得利;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中间最让我感到有一点启示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郑武公有两个儿子的故事。
  春秋时期郑武王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出生时候难产,因此,姜氏不喜欢大儿子。
  后来郑武公死了,立大儿子为国君,号为庄公。姜氏一心想除掉庄公。
  有一天,祭仲说:“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呢?野草蔓延开来,尚难清除,何况是你所宠爱的弟弟呢。”
  庄公胸有成足地说:“他做这么多不义的事,必然会自取灭亡,多行不义必自毙就这样形成了。
  这个成语告诉了我们一个意思:是不义的事做多了,必然会灭亡。
  我聆听历史的绝响,体察文化的.轨迹,饱览多姿的山河,品位迥异的故事,寻找生命的支点,让人生因此而丰富、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