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呢?可是,随着中国社会风气的变化,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清明节的习俗呢?
清明节既是有着祭祖先的庄严悲痛,但也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我还记得有一个清明的习俗叫放风筝,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每个人都知道去祭扫自己祖先的墓,告诉在天堂的先祖们,他们子孙给他们扫墓来了。可是,有几个人可以在不需要其他人提醒的情况下去给烈士们扫墓呢?他们有些人千古流传,有些人却连姓名都没有人知道。是啊,有谁可以想到那些为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祖们呢?而去扫烈士的墓的,大部分是那些被其他人叫过来的人,他们的心中,压根就没想到那些先祖们。只有少数人是真正想到先祖们,即使都是跟他们没有任何一点血缘关系,也一样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扫烈士们的墓。
在清明节,为你的祖先,也为那些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烈士们朗诵一首诗歌,在他们的坟头插上一支小白花,告诉他们,你们的后人现在生活的很好,现在来给你们祭奠了。再摆上一些水果酒肉,烧上一些纸钱,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是啊,那些先祖们的灵魂只有在这一天才可以见到自己的后人们,他们在天堂过得好吗?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正在享受着他们打拼下来的事业的后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子孙对他们的一片尊敬,永远不会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