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名著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它是世界上亿读者多年来为了从中获得特殊启示而阅读的一本书。”(英国作家史蒂夫·艾伦)阅读经典,让学生直接感受经典的魅力。让经典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二、阅读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热爱阅读,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他们从小就养成了爱书、博览群书、向人学习的好习惯,让自己的童年浸泡在令人耳目一新的书香之中。
2.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
3.在活动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提高鉴赏能力。
三.活动场景: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和个人阅读计划
(一)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阅读计划:
1.复习小学学的古诗,每个月背4首课外唐诗宋词,一学期积累16首。
2.阅读经典:每学期至少选择三本书阅读。如《夏洛特的网》、《绿山墙的安妮》、《鲁滨逊漂流记》等喜欢的课外书。
3.充分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比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做完作业后的时间,活动课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至少学习半小时。
(二)教师带头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1、阅读计划要求阅读内容、目标、措施、实施时间等。
2.根据推荐书目准备一学期要读的书。(3本以上有用的书)
3.组织“优秀阅读计划”展览。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一)学生根据班级阅读计划和个人阅读计划进行阅读。
1.每隔一周,老师利用一节校本课的时间欣赏古诗。每个月都要对需要背的古诗词内容进行抽背测试。考过的下个月发文章背诵,不及格的这个月继续复习。
2.每月召开一次好书阅读经验交流会,阅读名著。
3.老师们以身作则,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背诗、看书。
(二)开展展览活动
1.开展以“我读书的故事”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2.参加阅读体验交流会。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你的阅读经验会让你受益匪浅。
3.积极写作,积极投稿。
(3)拓宽书源,拓展阅读环境
1、建立读书制度,让学生有书读。
(1)调查家中书籍的数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进行统计,要求大家选择一两本带到学校。
(2)在学生中发起“交换好书阅读”的行动,提倡在学生中分享好书。换一本书交朋友不仅读了一本好书,还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但是,要提醒学生爱护别人的书。
(3)利用学校图书馆,设立小型班级图书馆,全天开放,安排专人管理,中午完成作业的学生开放图书馆角,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保证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
2.将阅读活动扩展到家庭。开展“我的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家长会向大家介绍一些家长的好做法,让家长知道如何重视环境的'作用,不仅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还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外阅读的正常有效开展
1.利用每周一次的语文导读课,在阅读交流、介绍新书、指导阅读方法等方面起到引导作用。
2.课后衔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第三阶段:评估展示阶段(即品尝阅读的果实)
(一)建立“阅读成长书”
1.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个“阅读成长之书”(“蜂蜜集锦书”)(即平日积累单词短语的本子),从最初的好词积累到阅读时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言、经历和阅读计划,参加阅读实践活动的作品,以及获奖情况等。
2.学期结束时,将对“优秀阅读书籍”进行比较和展示,选出优秀作品,奖励一本好书。
(2)阅读小报比赛
四组为一个单元,收集关于报刊杂志的小资料和格言,写自己的阅读心得等。,每学期结合少先队活动组织一次读报、写报比赛。
(3)古诗文的接受
在每个月定期背古诗词的基础上,期末前会举办“古诗词积累大赛”,要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尽快写下自己所知道的所有诗句。比较谁积累的最多。被评为“诗歌积累十大天王”。
(四)期末选拔。评估学生的阅读情况,鼓励学生读好书,好好学习,交好书的朋友。
总之,书的声音和笑声都是响亮的,让孩子在书的声音和笑声中快乐健康的成长。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在阅读中寻求知识,在阅读中理解事物,在阅读中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