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和仇敌的区别:1、夷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dí,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异族。《论语·八佾》有记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2、仇敌,汉语词语,拼音:chóudí,有积恨的敌人,《左传·昭公五年》:“晋,吾仇敌也”。
1. 夷狄的读音是:yídí。2. 夷狄的拼音是:yídí。3. 夷狄的结构是:夷(独体结构)狄(左右结构)。4. 注音是:一_ㄉ一_。夷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 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
定义:夷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í dí,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用来指代除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或种族。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由于民族众多,为了区分不同的民族群体,常常使用“夷狄”这一词汇来泛称那些与华夏族文化、习俗等存在差异的民族。这种称呼并不带有贬义,而是基于当时对民族差异的一种客观认识。...
定义:夷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yí dí,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由于地域、文化、民族差异,华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夷狄作为对异族的称呼,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的复杂性。文献记载:夷狄一词在多部古代经典文献中均有出现。如《论语·八佾...
夷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 dí,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异族。出处《论语·八佾》有记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引证解释 1、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道德经》 :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
鲜卑。陈庆之,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多次暴打北魏,北魏后,又和东魏对战。曾说过"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的话。大江以北即是北魏,北魏是鲜卑族。
狄不是多音字。只有一个读音为dí。基本释义:1.我国古代称北方的民族。2.姓。相关组词 狄希 班狄 遐狄 八狄 蛮狄 狄道 仪狄 徦狄 狄酪 狄盐 简狄 揄狄 介狄 狄牙。【夷狄 yí dí】: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3.视为...
狄只有一种读音,读为:dí 基础释义 1.我国古代称北方的民族。2.姓。详细释义 (名)(形声。从犬,亦声。本义: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同本义中国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又指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狄dí 狄的中文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犭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五笔86:QTOY 五笔98:QTOY 仓颉:KHF 笔顺编号:3534334 四角号码:4928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2C4 基本字义 1.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
di)姓移民不想被知道自己是“夷狄”的后裔,遂将翟(di)的读音改为翟(zhai)。但仍有一部分翟(di)姓人群不愿意改变读音,所以到了今天这两个音都是姓氏的读音,不像有些姓氏,比如解,姓氏里只能读xie,其他都读做jie,但zhai和di没有对错之分,要看你家祖上老人历来怎么读这个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