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方面,王猛因为蔑视慕容评,不等苻坚大军到来,便已独自先行进军潞川。
其先锋邓羌的一万军马,不日已到前线,也距燕军三十里驻扎。
邓羌一面派人去察探燕军情势,一面坐守大营,军书告知王猛,专等大军到来。
他之前邀官不成,心中不免有几分怨气。
在给王猛的军书中,只说燕军势大,又有代国相助,不可轻敌,一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言辞中已经露出怠慢之意。
王猛接书看后,十分不悦。
他深知手下诸将畏葸燕军人数之众,此次一意孤行,在他心底是许胜不许败的,不然不惟会给燕军喘息之机,还会使秦军士气低落,灭燕之事变成泡影。
王猛心知邓羌之意,沉思一阵后,写了两封书信,命心腹之人加紧送了出去,而后催促后队大军兼程赶往潞川。
到距潞川三十里处,邓羌前来接着,报告了燕军情状,又称说代国助燕,并露出担忧之色。
王猛并不理会他的话,命令大军继续推进,逼近潞川城下安营扎寨。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接下来一连好些天,王猛都没有任何动静,也不聚众商量也不出战对敌。
诸将心中无不疑惑,不过他们本来怯敌,既然主帅不想出战,他们也乐得安稳度日。
又过了数日,王猛方才将众人召到营中,手中握着两封书信,扬在手中大笑道:“诸公以为本帅为何迟迟不肯出战,正是为了等这两封信。”
众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尽皆不解其意,齐齐拱手道:“请元帅明示!”
“这两封乃是独孤部刘库仁和铁弗部刘卫辰给本帅的回信。”王猛道,“燕秦大战,代国忧唇亡齿寒之祸,举国南下,欲要助燕抗秦。”
王猛说着忍不住冷笑一声。“想法是不错的。但他拓跋什翼犍忘了,他自己本国各部离心,尚且自顾不暇,却还要来节外生枝,与我大秦为敌。殊不知,他手下的独孤部与铁弗部这些年与我大秦暗中一直都有往来。因此本帅前日去了两封信,便轻松将两部策反。代国不日就将自生内乱,诸君不必担心,只须随本帅一心一意拿下潞川,进军邺城,活捉慕容暐,以报陛下恩德!”
诸将听了,暗中欢喜,齐齐赞道:“元帅神算!”
不过虽说去除了代国方面的忧虑,但大伙儿还是担心燕军人多势众,只碍于元帅脸面,不敢表露出来罢了。
王猛自以为已经消除了诸将的惧意,第二日便让先锋邓羌出营搦战。
邓羌一马当先,执着画戟高呼叫阵。
只见潞川城门大开处,燕军飞来一条猛汉,手执大刀高叫道:“邓羌慢来,吃我一刀!”
邓羌挺戟相迎,两人在城下斗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再斗五十回合,邓羌渐渐力怯,虚晃一戟后,败下阵来。慕容评在城楼上望见自己方得胜,大喜过望,立刻命令大开城门,冲杀过去。燕军如潮水般汹涌而出,直扑秦军大营。
王猛见邓羌败回,诸将丧气,燕军又来势汹汹,赶紧下令退军数里,徒留些财物辎重与燕军抢夺。燕国将士们被慕容评压榨已久,一见辎重财物,两眼放光,纷纷忙于抢夺,将败退的秦军凭空放了过去。
秦军的损失虽然微不足道,但王猛却不胜愤怒。他知道此战失败是由于邓羌故意不尽力导致的,欲要斩之以儆效尤,又担心军心慌乱,因此强忍不言。
燕军得胜而回。慕容评大喜,便有些飘飘然了。他将属下们召集起来,骄傲地说道:“老夫驻守潞川,以逸待劳,凭他王猛如何用兵如神,也休想从老夫眼下过去。”
手下诸将也不知怎么回事,居然莫名其妙地胜了一阵。只得唯唯称赞,阿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