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觉得罗永浩成功了吗

来源:华佗小知识
你觉得罗永浩成功了吗

最近罗永浩与罗振宇的长谈火了。长谈长达八个半小时,被誉为世上耗时最长的采访。

我一直很好奇老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说相声的?是一名会聊天的英语老师?还是一位企业家?

在经过这次长谈的洗礼后,我对老罗这个人的认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是一个真诚的人,同时,他也是很聪明的人,他善于使用利他思想去让别人接纳他,认可他,最后为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的产品买单。

回归主题。

长谈里有太多我觉得很有价值的思路和创业经验,拿我最认同的一点来说,也是创业里最本质的一点,一个人是通过渠道导向还是价值导向来实现创业的成功。

现在大部分市场上的巨头往往是通过渠道导向,通过创始人本身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对渠道上下游的掌控能力来实现公司市场份额的不断上涨。而这类的创始人,可能对于公司产品的关注要少很多,也就不会身体力行地去参与产品实现的每个流程。

老罗的创业经验也证明,对于找人和融资以及对于公司现金流的一个把控,他起初花的时间相对于产品把握要少得多。这也导致了锤子创业刚开始的一度艰难,甚至差点被收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罗的选择是错误的。在我认为,他只是缺乏对于这类软硬件结合的产品的创业经验,才会让他的公司前期一度低迷。关于公司产品的价值,却是需要靠时间和机遇才能真正在市场中呈现出来。这跟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相类似,一个公司在这个市场上的价值,在短时间内是起伏不定的,甚至很可能在市场的操作下跌落谷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那些被埋没公司的产品要是真正解决了用户的需求,通过某个机遇引导了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或者审美,他就能成为一只起飞的黑天鹅。

比如苹果。

苹果发布iPhone4,是惊艳到全球的时刻。那为什么前几代iPhone并没有为太多人所知晓,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时机未到。苹果前几代的产品一直在为他吸引最初3.5%的粉丝,也就是老罗之前提到的产品完成初期能够吸引的一批Geek,是真正热爱互联网,喜欢为新颖有趣的电子产品付费的那些人。直到产品越做越好,这些粉丝自然地在自己的社交圈表达对iPhone的赞美。正是由于他们社交圈的辐射效应再加上乔布斯的影响力,iPhone才慢慢在大众市场上展露头角。

第二,iPhone4的外形足够吸引人,iOS的优雅。人都是视觉动物,除了从众消费以外,往往会从自己对这款产品的认知而考虑要不要买单。而从认知这个角度来讲,大部分人应该对手机这个领域是没有太多接触的。那么,他们对手机的价值基本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于是,手机的外形惊艳,iOS的优雅易用性让他们对这款产品产生了好感,再加上一部分人的从众消费心理,就产生了购买行为。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iPhone没有价值,仅仅依靠乔布斯的影响力,苹果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吗?如果iPhone只是因为外形,而产品内部软硬件的协调没有那么出色,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之买单吗?

在老罗的价值观里,产品才是一个企业的最终归宿,这与乔布斯的理念不谋而合。过度的理想主义确实是一个企业的噩梦,但是,一个公司要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足迹,价值,永远比别的更重要。

就像老罗所说,有一些投资人为他投资的一个理由是因为他的一场发布会能够省下三个忆的营销成本,而老罗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如果产品不过关,就只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市场的响应,最后往往会被淘汰,这是毫无价值可言的事情。其实我猜还有一个理由,可能老罗多年的影响力会因为这样的一次不诚信的营销而毁于一旦。如果他接受了这个请求,虽然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丢失的却是今后源源不断的影响力变现。老罗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这样做等于自焚。

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认真的去做好一款产品,这样,老罗已经成功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