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词的拼音是:jiǎo cí。
矫词的注音是:ㄐ一ㄠˇㄘˊ。结构是:矫(左右结构)词(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1.托辞。2.诡言,说假话。3.指虚假之言。矫词[jiǎocí]⒈托辞。⒉诡言,说假话。⒊指虚假之言。基础解释是:托辞。诡言,说假话。指虚假之言。引证解释是:⒈托辞。引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将矫词兮不往,将背俗兮不还。”⒉诡言,说假话。引明李贽《复焦弱侯书》:“又有一等(人),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採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⒊指虚假之言。引刘师培《<文章学史>序》:“推之范文虞灾,则祝宗为之祈死(《左传》成十七年);隋侯失德,则祝史兼用矫词(《左传》桓六年)。”。7、网络解释是:矫词矫词,jiǎocí,托辞;诡言;虚假之言。8、综合释义是:托辞。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将矫词兮不往,将背俗兮不还。”诡言,说假话。明李贽《复焦弱侯书》:“又有一等(人),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採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指虚假之言。刘师培《<文章学史>序》:“推之范文虞灾,则祝宗为之祈死(《左传》成十七年);隋侯失德,则祝史兼用矫词(《左传》桓六年)。”。9、汉语大词典是:(1).托辞。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将矫词兮不往,将背俗兮不还。”(2).诡言,说假话。明李贽《复焦弱侯书》:“又有一等(人),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采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3).指虚假之言。刘师培《〈文章学史〉序》:“推之范文虞灾,则祝宗为之祈死(《左传》成十七年);隋侯失德,则祝史兼用矫词(《左传》桓六年)。”。
矫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矫词详细内容】
1.托辞。2.诡言,说假话。3.指虚假之言。矫词[jiǎocí]⒈托辞。⒉诡言,说假话。⒊指虚假之言。
二、引证解释
⒈托辞。引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将矫词兮不往,将背俗兮不还。”⒉诡言,说假话。引明李贽《复焦弱侯书》:“又有一等(人),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採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⒊指虚假之言。引刘师培《<文章学史>序》:“推之范文虞灾,则祝宗为之祈死(《左传》成十七年);隋侯失德,则祝史兼用矫词(《左传》桓六年)。”
三、综合释义
托辞。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将矫词兮不往,将背俗兮不还。”诡言,说假话。明李贽《复焦弱侯书》:“又有一等(人),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採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指虚假之言。刘师培《<文章学史>序》:“推之范文虞灾,则祝宗为之祈死(《左传》成十七年);隋侯失德,则祝史兼用矫词(《左传》桓六年)。”
四、网友释义
矫词,jiǎocí,托辞;诡言;虚假之言。
五、关于矫词的成语
六、关于矫词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