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言志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这句表面意思是,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表明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诗中,此句是托物言志,并非写大自然。
2、对酒当歌星灿烂,诗篇言志胸襟展。
3、这一篇诗是言志的,那一篇散文是抒情的,两篇文章不能混为一谈。
4、今现身说法,借此作“言志”,势必让顽石点头,加深了谜作的强烈感染力。
5、“诗以言志,歌以咏怀”,不同有不同的军歌,军歌有何独特作用?王法安军歌同军旗军徽一样,都是精神文化教育与传承的有效方式。
6、鲁迅的抒情言志诗是他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7、论述主要运用诗歌材料,因为诗歌是言志抒情的媒介,其内容没有范围的,正好涵盖不同层面的经验、感思和体会。
8、《尚书》定位是“诗言志”,而孔子则断言“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载道、济世、传家。
9、却是一首借美人香草以言志的七言绝句,字面上非常工整,只是意境方面显得略微愁苦了些,与当前的气氛格格不入。
10、如果真的像学者说是以美人香草言志的话,当时说此话的政治家一定是个同性恋,但据考证,同性恋在当时不怎么流行。
11、他们以瓜果为载体,托物言志,寓情于物,把“瓜果长廊”建成了“文化长廊”。
12、读经诵典传文明,读经诵典贵坚持。作诗吟赋诗言志,诗情画意歌盛世。绳锯木断贵不懈,水滴石穿谁不知。风清月明书壮志,天伦乐事国大事。
13、或躬逢盛事,填词逸兴;或偶有所思,吟对和唱;或每有所感,赋诗遣怀,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许多人咏物言志、表情达意的方式。
14、入口西去,仿佛进入了一个绚丽的艺术画廊,前段是宋祖峡,当年赵匡胤在此诗以言志,称帝后派人将诗刻在岩石上,至今字迹尚存。
15、借诗以言志,大概在僧在俗都是一样的。
16、敦煌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抒情言志,无施不可,这是词的原初风貌。
17、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言志。
18、“诗以言志,画为心声!”曹明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直认为,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内心的发掘,是灵魂的净化、升华。
19、”唐继尧的性格,多年未曾改变,同时“诗以言志,字如其人,画钟其爱……尤善画梅兰竹菊抒其志”,有“儒将”之称,并非一介武夫。
20、诗以言志,这些诗词同时蕴含着战斗动员的力量。
21、市民李嵘则用“金鸡展翅偕知音,百花吐艳伴黄鹤”诗以言志,他深感在电影百花齐放的时代,武汉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2、“诗以言志重在抒发,一己之性情”,商衍鎏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23、到了周朝,人文精神觉醒,“诗言志”蕴涵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24、酷爱诗以言志的国家能源局前任张国宝在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开工仪式后,曾如此形容酒泉之风——“风,不教狂飙度玉门。
25、借景生情,借物言志也是很好的方法。
26、而年少他的亦认同县学里老夫子们的观点,即所谓美人香草,都是古代士人托物而言志的。
27、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28、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自的审美价值。
29、老同志以书言志,以画传情,以影抒意,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直抒赤子之情。
30、相诗学是命运相学以诗相人的发展产物,也是春秋赋诗言志、两汉谶纬解诗的发展产物。
31、向来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所以来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严格地说,也不能算为真正的言志。
32、以诚立信,以信致远。以德积善,以善乐为。以爱同心,以心共鸣。以诗言志,以志咏怀。以古为镜,以镜明失。以则当理,以理服人。以律修身,以身躬行。
33、含蓄的中国人有些话是不会直接讲的,他们通常喜欢“诗以言志”。
34、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比较注重批判、审美、教育、讽喻的功能,到现在,这些功能还是需要的。
35、“诗以言志,这两首诗歌阐释了什么才是军人的荣誉。
36、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37、嘉谟回归故里后予惟诗以言志,与好友唱和之诗,多是出自于情之所至,信手而来,每题诗见志,随手遣去,并无传世之意。
38、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依次写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39、中国工程院院士、冀东油田首任经理翟光明就曾赋诗以言志休看弹丸地,龄齿心未移。
40、托物言志是他写作中常用的手法。
41、常言道,诗以言志,歌以传情,凌公子古筝弹得生动绝妙,动人心魄,令人身临其境,置身其中。
42、先前陆逊和丁言志刚刚激战完毕,体力消耗甚剧,想不到一转头,竟然以虎狼之势生猛地活擒掉了钱原。
43、对于吴平关的这部摄影作品,外界有评介认为“早已打破影像的纪实功能,如同诗以言志,他的摄影已经回归‘本心’。
44、关于文学艺术的功能,中国传统美学有一个“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模式。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