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的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 1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算式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5-2-1=??????8-5-3=?????9+0+1=
4+3+2=??????5+4+1=?????6-5-1=
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提问:5―2―1和4+3+2你是怎么算的?
生: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过渡语:同学们对已学的连加、连减知识掌握得真不错,老师想再增加难度考考大家。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要认真听,帮助老师解决里面的问题:小猴妈妈给小猴摘了4个桃子,小猴爸爸又给小猴摘了5个桃子,小猴
吃了2个桃子,请大家帮帮小猴数数还剩多少个桃子没有吃?(生思考后回答:还剩7个)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请大家看看。(师出示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⑴在黑板上逐步出示挂图,说说图的意思(从左往右看)
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画。
师:看完图画,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的内容: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
让学生跟读题目,后提问:“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想问什么?”
生:现在有多少只?
师出示内容,再让学生齐读。
师: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内容,列一道算式?
生汇报:4+3-2
师:请说说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
⑵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4 + 3-2=5
引导学生观看湖里天鹅只数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计算,得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7,再把得数7减去2。
2、学习例2
出示挂图
①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②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内容:
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③列算式
4-2+3
说说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④学习4-2+3的计算顺序
3、比较归纳? 总结算法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与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生: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的想一想,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的规律,从而记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