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张副兴08级中医学七年制2班0225
血液凝固过程是有许多凝血因子参加的酶促反应。根据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酶原激活途径不同,可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凝血是指参与血液凝固的凝血因子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外源性凝血因子是指在组织因子参与下的血凝过程。本实验采用动物颈动脉放血取血,血液几乎未与组织因子接触。因此,凝血过程主要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肺组织浸液中含丰富的组织因子,加入试管观察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
1材料和方法:
家兔,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秒表,试管,试管架,家兔固定架,注射器,手术器材。
生理盐水(NS),肝素(8U),草酸钾,液体石蜡,肺组织1.1实验动物1.2实验仪器1.3实验药品和试剂
浸液,少量棉花,冰水。
1.4采血
1.4.1麻醉固定用200g/L的氨基甲酸乙酯按5ml/kg体重剂量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将家兔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架上。
1.4.2手术操作切开颈部皮肤,分离出颈外动脉,结扎颈外动脉远心段,用止血夹家族
1.5试管处理颈外动脉近心段,插管。1号试管作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号试管滴加NS1ml,
3号试管滴加肝素1ml,4号滴加草酸钾溶液0.1ml,5号试管均匀涂液体石蜡,6号试管滴加肺组织浸液0.1ml,7号试管放入少量棉花,8号试管置于冰水中。
1.6实验观察1~8试管每管加入血液2ml,立即用秒表计时,每隔15s将试管倾斜一次,观察血液是否凝固,至血液成为凝胶状,记下所经历时间。2结果:
本次实验共包括8组,其统计结果如下,见表1。
1号(正常对照组)
2号(NS)
3号(肝素)
4号(草酸钾)
5号液体石蜡
6号(肺组织浸液)
7号(少许棉花)
8号(冰水)注:#与正常组比,P<0.05。各组血液凝固时间(_s,n=8)时间(s)16.000288..500361.482>3000>1.625597.392#85.62553.125##735.125235.235#>3000
3结论:
少量生理盐水、肺组织浸液、少量棉花能促进凝血过程,减短凝血时间,肝素、草酸钾、液体石蜡涂壁、冰水能够减缓凝血过程,延长凝血时间。4
4.1讨论:1号试管及其他试管内血液凝固,是因为血液与试管壁接触,启动了内源性凝血过程。
4.2血液凝固时间2号试管(NS)<1号试管。王等研究发现血液稀释后凝1
血功能与血液稀释程度相关,生理盐水占20%加快了血液凝固的进程,30%、40%稀释的凝血功能未受影响,50%稀释的血液凝固能力开始减弱,60%稀释的血液凝
固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1)血液稀释破坏了凝血酶与抗凝血酶的动态平衡,相较于凝血酶而言,抗凝血酶的活性更容易受到血液稀释的影响,因此产生了高凝状态。(2)有学者则通过体内实验得出推论,认为是凝血酶原的激活增加促成了高凝状态。而30%、40%稀释度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推测是在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的浓度稀释与功能增强之间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当稀释度达到50%,甚至是60%的时候,由于某一种或是多种凝血有效成分的功能增强已不足以代偿其浓度稀释的影响,就会导致凝血功能整体性的下降,进入失代偿期。
4.3血液凝固时间3号试管(肝素)>1号试管,是因为肝素是抗凝剂,主要通过一下机制增长了血液凝固时间2:①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②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4.4血液凝固时间4号试管(草酸钾)>1号试管,原因是草酸钾是抗凝剂与血液中Ca+结合生成草酸钙沉淀,减少了Ca+,抑制了凝血过程。
4.5血液凝固时间5号试管(均匀石蜡)>1号试管,血液接触到粗糙的表面,促进因子激活,促进内源性凝血,凝血加速。
4.6血液凝固时间6号试管(肺组织浸液)<1号试管,肺组织浸液含组织因子,组织因子FⅢ启动了外源性凝血过程,加速了血液凝固过程。
4.7血液凝固时间7号试管(棉花)<1号试管,血液接触到光滑的表面,阻碍因子激活,阻碍内源性凝血,凝血减慢。
4.8血液凝固时间8号试管(冰水)>1号试管,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冰水降低了血液中凝血酶的活性,使凝血过程减慢。参考文献:
[1]王徐震刘秀珍范里莉.体外不同程度生理盐水稀释血液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医学杂志,2008,33(10):-1268-1271
[2]张.生理学.上海:版社.2006.43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