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诉讼与复议之间的差异

诉讼与复议之间的差异

来源:华佗小知识


本文介绍了行政复议和民事诉讼的异同点。首先,它们的申请人身份不同,前者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后者则是上一级人民。其次,申请程序也不同,复议是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而诉讼是重新审判的活动。最后,它们的诉求内容也有所不同,复议是对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而诉讼是对人民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

法律分析

1.申请人的身份不同: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而民事诉讼的申请人则是上一级人民。

2、申请程序不同:复议是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而诉讼是重新审判的活动。

3、诉求内容不同:复议是对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而诉讼是对人民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

拓展延伸

复议与诉讼的法律程序差异

复议与诉讼的法律程序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议程序的期限短,诉讼程序的期限较长。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而人民审理案件需要经过立案、开庭、判决等环节,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2.复议程序的审查标准相对宽松,诉讼程序的审查标准较高。复议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主要关注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人民则需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不仅要关注行政行为本身是否合法,还要考虑其对当事益的影响。

3.复议程序的参与主体单一,诉讼程序的参与主体多元。在复议程序中,行政相对人、第三人等均可以参与;而在诉讼程序中,原告、被告、第三人等均应参加。

4.复议程序的救济途径多样,诉讼程序的救济途径相对狭窄。行政相对人在复议决定不服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申请执行;而在诉讼程序中,行政相对人只能通过行政诉讼来寻求法律救济。

5.复议程序的司法解释较多,诉讼程序的司法解释相对较少。由于复议程序涉及面较窄,因此在司法解释方面也相对较少;而诉讼程序由于涉及面较广,因此在司法解释方面相对较多。

总之,复议与诉讼的法律程序差异主要表现在期限、审查标准、参与主体、救济途径和司法解释等方面。这些差异对于行政相对人和人民在处理行政案件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需要予以充分考虑。

结语

行政复议和民事诉讼在性质和处理方式上存在明显区别。申请人可以是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而在民事诉讼中则是上一级人民。复议是一种重新审查程序,旨在审查具体决定是否合法;而诉讼则是一种重新审判的活动,旨在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复议和诉讼的诉求内容也有所不同,复议是对已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而诉讼则是对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不服。因此,当事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申请程序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第二十七条行政复议机构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应当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予以受理;

(二)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决定不予受理,并制发《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权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