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由人民根据双方具体情况判决,考虑素质、责任感、家庭环境、感情因素等,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原则上负责抚养。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无论由父母哪一方抚养,都应征求子女的意见。
法律分析
父母离婚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指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人民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人民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父母双方的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因素;2.考虑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难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3.在双方的各种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4.十周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由父还是母抚养,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拓展延伸
抚养权纠纷如何解决?
抚养权纠纷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实际情况和当事人的利益。首先,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和谈判来达成共识,尽量避免诉讼程序。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选择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来解决纠纷。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协助双方就抚养权达成一致意见。仲裁是一种第三方解决纠纷的方式,双方可以选择遵守仲裁结果。如果诉讼是不可避免的,当事人可以向提起诉讼,将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的证据来做出裁决。在解决抚养权纠纷时,关键是要保护孩子的最佳利益,并确保他们得到充分的照顾和抚养。
结语
离婚并不意味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消失。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子女仍是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其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抚养问题,人民会综合考虑双方的素质、责任感、家庭环境和感情因素,并根据子女权益和具体情况作出判决。解决抚养权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关注孩子的最佳利益,确保他们得到充分的照顾和抚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