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进行得好,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摸索出:榜样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是小班常规教育的好方法。
榜样示范就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当中,其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是很难起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行动的具体方法,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榜样示范正是切中了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
行为练习的目的在于强化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幼儿的正确的道德转化为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常规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常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常规变成幼儿实际的、自觉饿行动。因此,行为练习在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常规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把榜样师范的方法与行为练习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榜样师范能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却不能提供实践道德行为的条件;行为练习能使幼儿正确的行为得到练习、巩固,却不能给幼儿提供厚实的认识基础。两种方法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是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统一,并防止只会说、不会做或只会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及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如何运用榜样示范的方法?
一、榜样的取材
榜样的取材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榜样可以是幼儿身边的,也可以是艺术作品中的。既有同伴间的,也可以有成人的。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
1、同伴间的榜样。着类榜样是大量的,“瞧,伟伟的小手洗得多干净”、“看,明明把玩具放得多整齐”,如此等等,老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因此,老师应做到嘴勤,及时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
2、成人中的榜样。着类榜样既包括先进、英雄人物的真事更包括经常性、直接性的榜样——家长和教师。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和家长必须首先做到。如要求幼儿有礼貌,教师首先待人诚恳,说话文雅;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的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