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方法有哪些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方法有哪些

来源:华佗小知识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是急不来的,而西医重在治标,因此患者通常会用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身体,达到根治的目的。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和中医方法有哪些呢?

慢性支气管炎常以中医的“支饮”、“咳嗽”、“喘证”论治,多为外邪侵袭入肺,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至肺而致肺气不利所致,其病机离不开寒、热、虚、实,往往是虚实错杂,但老年人属虚寒者为多,实热多为兼证或标证,因此治疗上偏重于治疗虚寒,常用“温药和之”。

以咳痰为主者,辨痰色而选取药,如以痰白质稀易咳为主者为寒痰,常用生姜、天南星、旋覆花、艾叶、橘红等温肺化痰。若痰白量多易咳者为湿痰,常用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莱菔子等健脾化痰。若痰白清稀如水而量多者为痰饮,常用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桂枝、附子温化痰饮。

以喘为主者当分寒、热而论治。偏寒者多见于冬春,以咳吐白痰、遇寒喘息加重为特点,常用炙麻黄、杏仁、苏子、厚朴、艾叶、旋覆花;偏热者多见于夏秋,以咳吐黄痰、遇热加重为特点,常用地龙、川贝母、葶苈子、桑白皮、石苇、白果、苏子、苦参、侧柏叶、鱼腥草、虎杖。

偏气虚者,咳喘,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加重,常用人参、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黄精治之。偏阴虚者,痰少干咳,或喘而无痰,舌红少苔,常用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阿胶、枸杞子、当归治之。

偏阳虚者,咳喘兼有畏寒肢冷,呼多吸少,气不归根,常用蛤蚧、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磁石、补骨脂、淫羊藿、沉香治之。若气阴两虚则久咳不止,喘息欲脱,可用收涩敛肺之品如五味子、乌梅、诃子、罂 粟壳、白果、五倍子治之。

在药物的选择上,宣肺宜用麻黄、杏仁、牛蒡子;肃肺用桑皮、杷叶、苏子;清肺则分二种,一为清养肺阴,用沙参、麦冬、花粉、玉竹,二为清泻肺热,宜桑皮、地骨皮、黄芩、马兜铃。

综上所述,咳、喘、痰三者,互相因果,互相影响,临证治疗时要互相兼顾。只有三者都得到治疗,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