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烟道支架;基础改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燃煤、燃油及炼油等过程形成的SO2排放量日益增加,酸雨和SO2污染逐年增加,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破环生态环境。因此环保部对“十二五”期间各污染物的排放做出了更严格的控制,对SO2、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要求更加严格。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是减少烟气中粉尘、SO2和NOx排放的有效方法。减少烟尘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国内已经建成的燃煤电厂、石油化工企业纷纷新增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装置。
由于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多为新增,场地条件狭小。一般炉后管道、管线、设备等布置都比较紧凑,土建设计时没有预留脱硫脱硝载荷量,且地下基础、管线众多,给烟道支架基础改造设计带来很大困难。现就某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烟道支架基础改造方案选择进行阐述和分析,以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1工程概况
某石化企业2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配套新建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原催化裂化装置烟气系统烟道直径为3000mm,烟气由两台余热锅炉出口经烟道至烟囱直接排放,沿烟道共设六个钢烟道支架,均为框架支撑形式,顶标高为6.800m,平面尺寸分别为3.2m×4,3.2m×4.5。烟道沿马路布置,中心距馬路边平面距离为4.7m。
新建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装置的烟气自两台余热锅炉出口烟道引出,正常工况下经锅炉出口水封罐后汇合,进烟气脱硫水封罐后再进电除尘器除尘。当电除尘器或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故障时,烟气不进除尘脱硫脱硝系统,改经烟气排烟囱水封罐进烟囱直接排放。烟道直径由余热锅炉出口处3000mm经水封罐后变为3400mm,沿烟道需设五个烟道支架用以支撑四个水封罐和烟道,顶标高改为11.100m,平面尺寸为6m×6。其中两个烟道支架位于烟囱和除尘器之间的空地上(为新建),其余由余热锅炉至烟囱的三个烟道支架和原有支架位置重合。由于新的烟道顶标高较高又增加水封罐,故原有烟道支架不可用,需重新布置,设计的'难点和重点是后三个烟道支架基础的设计。由于业主要求原催化裂化装置既定开车日期不变,由余热锅炉至烟囱的烟道系统改造工期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为避免影响整个催化裂化装置的开车运行,选择一种既安全合理、节省资金、又缩短工期的基础改造设计方案尤为重要。
原烟道支架基础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桩径400mm,1.35m正方形布桩,桩顶标高EL-2.900m,桩体混合料立方体抗压强度≥15N/mm2。基础持力层为第⑤层粉质粘土层,桩长约7米,进入持力层1.0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230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sk≥220KPa。地基采用整片处理方案,范围满足新增基础要求。所有烟道支架由六个6m×7的筏板基础构成,基础厚800mm,底标高EL-2.500,基底设300mm厚褥垫层,配双层[email protected]钢筋网。混凝土柱脚短柱1m×1,基础短柱顶标高EL0.100m。基础已施工完成,土方也已回填但上部钢结构还未安装。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工程地质
2.1.1该装置场地
地貌单元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冲洪积物,下部为第三系粘土岩和砂砾岩,详堪报告揭示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为8个分层:
(1)层粉质粘土:属黄土状土,压缩性较高且具有轻微湿陷性,不宜直接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若必须采用时,应进行地基处理。fak=120(kPa),Es=5.5(MPa)。
(2)层粉土:土质较好,压缩性较高,可以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但应进行软弱下卧层(③层粉质粘土)的强度与变形验算。fak=150(kPa),Es=6.6(MPa)。
(3)层粉质粘土:塑性较高,土质较软,是本场地相对较软弱的地基土层。fak=120(kPa),Es=5.5(MPa)。
(4)层粉质粘土:土质一般,承载力中等,压缩性相对较高,是本场地相对较好的地基土层。fak=160(kPa),Es=6.4(MPa)。
(5)层粉质粘土:土质较好,分布稳定,是相对较好的地基土层,可作为短桩的桩端持力层。fak=200(kPa),Es=8.9(MPa)。
(6)层粉质粘土:土质较好,是良好的地基土压缩层。fak=160(kPa),Es=6.4(MPa)。
(7)层粉土:密实状态,土质较好,分布稳定,承载力较高,可作为中长桩的桩端持力层。fak=210(kPa),Es=10(MPa)。
(8)层细中砂:密实状态,土质好,可作为中长桩的桩端持力层。fak=250(kPa),Es=25.4(MPa)。
2.1.2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见下表:
2.2地下水条件
地下水埋藏很深,地质勘察期间33.0米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2.3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附录A,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基土类型属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3基础改造设计方案比选
新的钢烟道支架平面尺寸为6m×6,分两层。第一层标高6.200m,用来支撑直径4500mm的水封罐;第二层标高为11.100m,支撑水平布置的烟道。新支架与旧支架相比,由于烟道直径变大,柱距增加,顶标高由6.800m改为11.100m,又增加了水封罐荷载(充水重120t),自重及风荷载对基础的作用增加较多。通过对地下管网图纸的梳理后发现马路边有一根DN400的消防水管,中心标高EL-2.100m,距烟道中心4.2m。
烟道支架基础改造有三种方案:一是将既有基础拆除,根据新支架的要求重新进行基础设计;二是利用既有基础,采用加大基础底面积法对原基础加固改造;三是在既有基础顶面新增厚板,与原基础组成一个上大下小的不规则筏板基础。
经过现场调研后进行方案比选:方案一,拆除既有基础开挖较深,需大型破碎机械台班,拆除工作量和垃圾清运量大。基础下面的褥垫层需重新铺设。新基础设计、施工时需避开旁边的消防水管,造成施工周期长、造价高,不能保证工程进度。
方案二,要加大基础底面积,需在原基础四周植筋,开挖较深,需专业队伍施工,要求有一定的操作面。局部新增基础设计、施工时需避开旁边的消防水管。优点是只需拆除原基础短柱,拆除工作量小。缺点是植筋处与新柱脚短柱钢筋垂直交叉,混凝土浇筑难度大,不利于搅拌和振捣。施工周期较短,造价较高。
方案三,仅需拆除原基础短柱,不用植筋且开挖深度浅,施工时能避开消防水管。此方案需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准确的计算,虽然设计工作量增加,但施工简单,周期短且造价最低。
综合以上因素显然方案三较为理想,但前提条件是既有基础及地基的承载力要满足新的荷载要求,需复核计算后才能确定此方案是否可行。
4基础、地基承载力复核
钢支架设计时采用PsKPM系列的STS钢结构计算程序建立三维空间计算模型进行分析,按新的荷载条件计算柱脚荷载,同时考虑工艺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不同工况的组合。现仅就其中离烟囱最近的一个烟道支架基础为例进行复核阐述。
4.1CFG桩复合地基复核
4.1.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复核
Ra=upqsili+αpqpAp
=3.14×0.4×(25×2.07+22×1.8+29×1.4+33×1)+1.0×(3.14×0.42/4)×400
=257.41kPa>230kPa.
4.1.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复核
de=1.13×1.35=1.53m,m=d2/de2=0.42/1.532=0.068,fspsk=λm+fsk
=0.8×0.068×230/0.1256+0.9×(1-0.068)×200
=267.4kPa>220kPa.
4.1.3桩身强度复核
fcu≥4λRa/Ap=4×0.8×230×103/125600=5.86N/mm2
fcu≥4λRa/AP[1+γm(d-0.5)/fspa]=5.86×[1+18×(1.9-0.5)/220]=6.6<15n/mm2.
通过以上复核计算,原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取值要求。
4.2基础重心校核
由于新旧基础均对称于X轴,故只需校核X向基础重心。上部构件传至四个基础短柱的荷载标准值分别为:605KN、567KN、598KN、560KN。
经计算原基础自重G1=840KN,新增厚板自重G2=1686KN,基础重心X0=GiXi/Gi=[840×4.6+1686×4.3+(598+560)×1+(605+567)×7]/(840+1686+598+560+605+567)=4.22m,所以X向基礎重心偏心距e=4.3-4.22=0.08m<0.1w/a=0.12m.满足要求。
4.3基础验算
基底荷载内力标准组合值最不利为X向风荷载作用下数值为:FK=2330kN,
Vx=214kN,Vy=0kN,Vx=214kN,Mx=0kN·m,My=-40kN·m,H=2.6m。
基底压力:psk=(FK+GK)/A=4856/(6X7)=115.6kN/m2 pskmax=(FK+GK)/A+MX/WX+MY/WY=126.2<1.2fa=2kpa pskmin=(FK+GK)/A-MX/WX-MY/WY=105kpa<1.2fa=2kpa 原基础承载力和配筋(配筋计算略)满足要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通过以上复核计算,最终确定采用方案三对原烟道支架基础进行改造设计。 5结语 对既有基础进行改造设计,选择一种技术合理、易于操作、工期短、造价低的方案,不仅要考虑上部结构类型、荷载特点,分析地质勘察资料,还要结合工程场地实际情况。本装置采取在原基础顶部上覆厚板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原有地基和基础的承载力,克服工期短和施工操作界面狭小的困难,以较低的造价解决了上部荷载增加较多的问题,并满足了业主对催化裂化装置如期开车的要求。经过几年的运行,烟道支架结构工作正常。 设计思路: 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组成和十以内的加减法,将数学学习融入图片、游戏、生活中,让孩子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通过此活动让幼儿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和它们友好相处并保护好它们。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实物图(一棵大树,树上有7只鸟,一只大的、六只小的;两只白色的、五只黄色的;三只停在树上、四只刚起飞);算式题卡、粉笔、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运算符号若干、毛毛虫图片若干。 活 动 过 程一、小鸟来做客出示图片,今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为它们表演一个节目吧! 二、为鸟儿们表演节目1、 教师出示算式题卡(如5+2),幼儿快速从1-7的数字卡片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举起。 2、 游戏进行若干次。 三、鸟妈妈出难题小朋友真能干,现在鸟妈妈出难题要考考你们。 1、 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一样)2、 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⑴、 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都看见了树上有1只大鸟、6只小鸟;有2只白色的鸟、5只黄色的鸟;有3只停在树上、4只刚起飞;你能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减法应用题吗?(幼儿讨论)⑵、 集中讨论①、 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树上有7只鸟,有1只是大的,几只是小的呢?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各数表示什么。 ②、 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减法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式中各数及各符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③、 用同样方法根据鸟的动态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只? 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3、 带领幼儿读7的6种减法算式。 四、与鸟儿们玩捉迷藏鸟妈妈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1、 教师遮住若干只小鸟,让幼儿看图并列出减法算式。 2、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列的算式题中各数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名称:学习使用人民币 活动目标:1、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元、角的认识,进行点数并记录。 2、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10以内的加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重点: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10以内的加减。 活动准备:货架 各类商品(带有标价) 自助银行(鞋盒10个) 磁带 投币箱(1个) 人民币(五元、一元、二元、五角、一角)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今天的活动 今天“国际超市”开业了,里面有许多好东西,咱们去购物吧!没钱那怎么办?对,我有你们的存折,那我现在发给你们,请你与你的好朋友一起来那你们的存折,走,咱们去取钱! 1、要看清楚存折上有多少钱,你们把它全部取出来,点清楚用笔写下你们取出多少钱,取好了吗? 2、咱们到“国际超市”去吧!哦,我都忘了告诉你们“国际超市”在那了,它在北京路,坐2路车就到。 二:带幼儿乘车,引导幼儿投一元钱到投币箱(放录音) 孩子们,这辆车就到“国际超市”快上,我们要买票的,一个人一元,两个小伙伴是几元钱呢? 三:组织幼儿进超市购物 看,我们到了,你们一会可以到超市购物,那我要提个要求: 1、钱是你和小伙伴的,买东西的时候要相互商量。 2、你们一共有多少钱,买东西时要算清楚,合理花你们自己的钱。 3、要看清楚标价,在付钱之前,你们两个好伙伴要算清楚需要多少钱,再去收银台付款。 好了,祝你们在“国际超市”买上你们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教师当顾客参与活动,对幼儿进行指导 引导幼儿看标价,打算要买的物品,把价格进行计算,看看自己的钱够不够,同时教育幼儿合理选购商品。 五:教师组织幼儿小结 来,到休息间休息一会,你们今天都有什么收获?(引导幼儿讲自己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教学依据】 戏剧是一种把文学扮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的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剧本欣赏不只能让学生体验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剧本丰富的想像。 《枣儿》是一篇呼唤亲情、渴望温馨的作品,通过老人盼儿子归来,小朋友盼父亲归来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作为剧本,本文的矛盾抵触主要体现在人物内心渴望与企盼的矛盾上,虽然不激烈,但也可凸现剧本的社会意义与主旨。人物对话平实、简洁,而且极富表示力,将老人饱经沧桑的孤独与小朋友天真无邪而又无可奈何的孤独表示得淋漓尽致。欣赏该剧天性让学生体会剧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⑵ 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⑴ 引导学生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 ⑵ 充沛发挥学生主体想像在剧本欣赏中的作用。 ⑶ 指导学生从对话中品析人物形象。 ⑷ 指导学生初步理解矛盾抵触在剧本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小朋友孤独寂寞的无奈。 ⑵ 理解剧本表示主题的社会根源。 ⑶ 在感悟人生中体验生长带来的考虑。 教学方式 1、剧本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对话的品析和剧本抵触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得当。 2、剧本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从主题理解、人物对白、矛盾抵触、舞台揭示等角度入手,鼓励学生参与,并充沛发挥其想像力。 3、剧本教学中,老师也要善于创设情境,巧搭“舞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体验戏剧的艺术魅力,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 4、根据学生实际可布置一至二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与品味;第二课时,扮演与理解。也可只布置一个课时,即:朗读、品味、扮演、理解。 教学构思 1、学生准备,老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整理与剧本有关的常识资料,做好学习准备。 2、学生初读,老师指导。通读全文,注意概括剧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特点、基本情节。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组织。在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学生边读边悟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 4、学生品味,老师点拨。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之上,通过人物对话、舞台提示,欣赏人物的特点和其蕴藏的社会意义。 5、学生扮演,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刻领会人物形象特点。 6、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剧本的主要戏剧抵触是什么,(即“为什么?”)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指引学生掌握戏剧抵触在戏剧中的地位与作用。 7、学生反思,教师归纳。通过本剧本和前面几课的学习,你认为欣赏剧本是在欣赏哪些内容?如何欣赏?教师组织同学围绕问题展开辨析与反思,归纳出剧本欣赏的重点与规律,协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基本方法。 【课堂实录】 师:大家好。说到儿歌,我们都会充溢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下面请大家唱几句儿歌,让我们一起回忆美好的童年。 (通过儿歌导入,既与剧本内容接近,又与学生实际相通,此谓一举两得。) 生1:我唱的是《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就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 生2:还有《丢手绢》:“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生3:还有《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叔叔手里边……” 生4:还有《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童年……” …… 师:看来大家会唱的关于童年的歌还真不少呀。不过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与大家有不一样童年的小朋友和一位有着不一样经历的老爷爷。请大家翻开第十五课《枣儿》。初读一遍,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一些什么内容? (初读剧本,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 生5:主要讲了一位老爷爷、一位男孩与枣儿间发生的事儿。 师:能否说说是什么事吗? 生6:是两个人都通过吃枣、说枣来企盼自身的亲人归来。 师:说得很对,能再说说老人与男孩分别有什么企盼吗? 生7:老人盼望自身的名叫枣儿的小朋友回来,而男孩则希望自身在城里的父亲回来。 师:说得不错,那老人与男孩有什么样的心情呢7 生8:孤独。 生9:寂寞。 生10:对亲情的渴望。 生11: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看来,大家读得都很仔细,也在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全文,请注意不同人物在不同场所中的不同语气。 (再分角色读剧本,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2读老人,生13读男孩,生14读舞台提示) 师:大家说说三人读得怎么样? 生15:不错,有一点电影对白的味道。 (学生自身来评点,为后来扮演打基础。) 生16:读男孩台词的同学读得最好,把男孩的那种天真但又无奈的心情读出来了。 生17:读舞台提示的同学读得也不错,将人物动作、神态都读出来了。 师: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生15:有,我觉得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 (众生大笑。) 生16:读男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师:对,从两位同学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掌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下面我们就结合剧本中的人物对白与舞台提示,仔细分析分析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全面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生18:老人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如剧中他讲了那么多有趣又好玩甚至是有意义的事,而且还是亲身经历的。 生19:老人也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如剧中老人见男孩想吃枣儿,就把自身的枣儿拿出来给男小朋友吃。 师:那男孩有什么特点呢? 生20:他很天真、可爱。特别是开始捡枣儿吃的那一段。 生21:他也很孤独,因为缺少父亲的爱。 师:对,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主要是从哪些地方来分析的? (从剧本欣赏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生22:从人物的对话。 师:除这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人物形象特点? 改装前的准备工作:切前减震,切车架,焊弯梁,发动机抛光,轮毂,辐条抛光,更换离合器线,油门线,手工分离把,油箱烤漆,侧盖板烤漆,后减震,前三星抛光,制作坐垫,车灯,仪表,刹车皮,前后4。0—18齿胎。 在改装的时候,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花费的钱,能用的零件尽量修整翻新不换,虽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是改成自已喜欢的样子就好。建议摩友们,把自已需要整改的部分拆掉,不需要改的部分可以不用拆卸。 该洗的都洗干净,剩下的就开始翻新处理,上漆!!!网上采购的零件也陆续到货了,座椅必须要换的,车头灯跟仪表也是必须要换的,因为之后不会保留原来的方灯和仪表。 原本藏在灯盒里面的就要处理一下尽量藏在油箱里面,而油箱还是先换个圆润复古点的吧脱漆,做成自己喜欢,两瓶十元脱漆剂搞定,轮毂和鼓刹就留用,然后打算喷磨砂黑,大概的造型就出来了。 捣腾完油箱后就开始车架喷漆,就算喷漆。原车大架的标牌全部保留。最后就开始装车了, 组装大玩具的过程,总会让人很激动。 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经验,请请教专业人士。 一、路路面改造 施工部署铣刨1--5cm原砼路面→喷洒乳化沥青粘接层→局部沥青混凝土补强→喷洒封层油→喷洒乳化沥青接粘层→满铺玻璃纤维格栅→铺设4cm厚中粒式沥青砼路面下承层AC-16→喷洒乳化沥青接粘层→铺设3cm厚细粒式沥青砼路面上承层是AC-13→升检查井及雨水篦。 在铣刨后路面面层与沥青砼面层之间喷洒乳化沥青粘层,以充分保证两层之间的连接和防止水分的渗入,加强路面的整体性。(局部出现表面严重破损,用4cm厚AC-16沥青砼补强。) 二、改造设备、工作人员 铣刨机(2m)一台、摊铺机一台、压路机三台(二台双钢轮,一台胶轮)、清扫车一台、乳化沥青联合洒布车一台、水车一台、运料车捌台、交通车三台、小型机械(切割机、吹风机、手持凿岩机等)四台、交通安全设施(锥桶500个、标志牌10个)、机驾人员28名、辅助人工50名。 三、施工技术方案 (一)整体工艺流程: 交通管制→确定施工范围→拉毛铣刨→处理坑槽→清扫、清洗→洒粘(透)层油→洒铺封层→铺第一层沥青砼→洒铺封层→铺第二层沥青砼→检查井处理与升井→标线→撤除交通管制→开放交通。 (二)现场准备工作 根据《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等有关规定,设置交通管制的标志标牌;确定施工具体作业范围,清理作业范围内的施工障碍物;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到位并安装调试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具体施工技术 1、铣刨(拉毛) 铣刨前划线标示铣刨范围,为保证砼表面露出新的结合面和平整度,铣刨机需更换新的刀坐和刀头,铣刨深度要求为0.5~1.0cm,铣刨机作业时要检查铣刨厚度及效果,要求铣刨不要过深,不留夹层。 2、清扫、清洗 路床清扫要求床面不留灰,没有浮动粒料,边口部位用钢丝刷清理,松动粒料应及时清除。清扫前先用人工清理路床,然后用清扫车清扫,最后人工用吹风机清除路床灰尘及碎料或用水车配合高压水冲洗完成。 3、洒乳化沥青透(粘)层和封层 采用普通乳化沥青,在铣刨层面上洒布粘层油。乳化沥青用量为0.4~0.6l/m2(沥青为0.2~0.3kg/m2)。乳化沥青要洒布均匀,乳化沥青车要保证性能良好,管道通畅。施工时要配合熟练的操作手,喷洒均匀,不露白、不流淌、不污染人行道板和路缘石。乳化沥青洒布后乳化沥青被粘破处要及时补洒。乳化沥青破乳前严禁车辆在其上行驶。 乳化沥青封层采用联合封层车进行施工,其乳化沥青用量为0.8~1.2l/m2(沥青0.4~0.6kg/m2),碎石用量7~10m3/1000m2。碎石洒布完用胶轮压路机碾压1~2遍。 在完成上述工艺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采用商品沥青砼,由西安拌合站购置。要求砼到场平均温度不低于150度; 第二,摊铺、碾压工艺。 首先,摊铺要求如下: 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确认完好并有预防措施。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尤其是熨平板的拼接要用铝合金线材校核平整度,注意拼缝处要紧密,防止夹料,产生划痕。摊铺机在摊铺前应进行液化气燃烧预热至大于120℃,这样可避免沥青混合料遇到小于30℃温度的金属器物产生附着结块。 在每台摊铺机下垫与松铺厚度等厚的方木,并用水准仪检测横坡是否满足要求,调整好摊铺机的导向控制系统。上面层摊铺厚度采用平衡梁走钢丝的厚度控制方式。摊铺前两侧钢丝放样完成。 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缓慢倒车,在距摊铺机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影响平整度;签收驾驶员从后场带来的《沥青上面层出料单》;卸料时分三次起斗,以减免混合料离析;并做好相应记录。 根据试验段施工,确定松铺系数为1.30。松铺厚度由摊铺负责人用带刻度的钢钎插入摊铺层量测厚度。及时将数据反馈给摊铺机操作手,由摊铺机操作手调整传感器来有效控制摊铺厚度并兼顾平整度。 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宜大于150℃,路表温度低于10℃时,不能摊铺。 采用一台ABG423摊铺机作业,摊铺时夯锤等级为Ⅱ级。当摊铺机前有3台料车等待时,方可进行摊铺。摊铺厚度及振捣频率等一致。摊铺速度控制在2.5m/min左右。摊铺机应尽量连续匀速摊铺。在现场用小推车把废料收集,统一运回拌和场,严禁随处丢弃,污染现场。 其次,碾压要求如下: 碾压原则:“紧跟慢压、先边后中、高频低振、匀速少水”。设置专人记录碾压段落位置及碾压时间。采用的压路机碾压组合方式及说明(表3) 说明: (1)一台双钢轮初压时均采用半宽碾压(每台压路机均在摊铺搭接处多碾压一轮宽)。 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堆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不准刹车制动,注意压路机要先启动再开振动,先停止振动再停止行驶;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整个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后退时沿前进碾压的轮迹行驶,折回的地点应呈阶梯形,并保证初压、复压和终压的回程不准在相同断面处,前后间距不少于1m;碾压接头处注意重复长度,宁愿多振压些距离,也要保证接头处压实度。 压路机碾压时梯队作业,每次重叠1/3轮宽,在搭接纵缝处要重复碾压1轮的宽度,避免漏压。压路机碾压时的行驶速度,DD-110初压速度控制为1.5-2KM/h,DD-110、复压速度均控制为3-4KM/h,胶轮压路机4-6KM/h。 压路机采用洗涤剂加入水中,以稍起泡沫为宜。压路机在压实时尽量少喷水,数量以不沾轮为度,尤其是碾压停机换档、折头时,要提前停止喷水。若压路机钢轮表面有锈迹,事先准备帆布铺在下面层表面5-8m长,供压路机在上面往复滚动除锈。 四、施工标志设置要求 1、施工安全标志设置依据:根据JTGH30-20xx《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正确设立标志标牌; 2、施工方必须在施工进场前2天、撤场前1天,落实人员、车辆、标志及材料的准备工作; 3、施工期间,施工方应加强对警示标志设置巡查与管理; 五、安全保障措施 1、做好安全预案,杜绝事故发生; 2、施工期间必须遵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要穿反光背心,安全员要配戴显著标记,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做到文明施工,不违章操作; 4、所有作业人员和车辆要按路政和交警规定办事,要服从管理; 5、恶劣天气下一般不施工; 6、上路面施工必须遵守时间规定,不得擅自提前开工,迟后收工。夜间按规定放置夜间警示标志,所有标示牌必须带反光标志,并落实防护措施; 7、作业车辆应有显著标志; 8、施工车辆在城区道路上行驶,不得抛、洒、滴、漏,施工完成后,必须做到工完料清; 9、在规定时间内施工,车辆注意进出施工区域的安全。 10、“安全三不准”:没有严格的施工组织计划不准施工;没有足够的施工车辆不准作业;提前没有把标志做好不准作业; 11、“安全三坚持”:坚持没有受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准上路;坚持不穿安全警示服的不准上路;坚持机械设备、人员都必须在保护区内有序停放; 12、“安全三禁止”:禁止在照明不良的`情况下施工;禁止机械乱停乱放,人员随便穿越。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灵活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综合利用几何、方程、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 2.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掌握从实际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情况,建立函数模型,教学时注意分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课本有关市煤气公司在地下修建煤气储存室等). 2.学生准备:(1)复习已学过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尝试收集有关本节课的情境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反比例函数图象有哪些性质? 反比例函数 y?k x 是由两支曲线组成,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少;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二、讲授新课 [例1]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d(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定为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挖进多深?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挖进到地下15m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m,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此活动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关键是充分运用反比例函数分析实际情况,建立函数模型,并且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师生行为: 先由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和学生最后合作完成此活动. 在此活动中,教师有重点关注: ①能否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模型; ②能否利用函数模型解释实际问题中的现象; ③能否积极主动的阐述自己的见解. 生:我们知道圆柱的容积是底面积×深度,而现在容积一定为104m3,所以S·d=104.变形就可得到底面积S与其深度d的函数关系,即S= 所以储存室的底面积S是其深度d的反比例函数. 104 生:根据函数S= ,我们知道给出一个d的值就有唯一的S的值和它相d 对应,反过来,知道S的一个值,也可求出d的值. 题中告诉我们“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5定为500m2,即S=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挖进多深,实际就是求当S=500m2时,d=?m.根据S=104104 ,得500=,解得d=20. dd 即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挖进20米. 生: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挖进到地下15m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即d=15m,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即当d=15m,S=?m2呢? 104 根据S=,把d=15代入此式子,得 d S=104 ≈666.67. 15104. d 当储存室的探为15m时,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666.67m2才能满足需要. 师:大家完成的`很好.当我们把这个“煤气公司修建地下煤气储存室”的问题转化成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时,后面的问题就变成了已知函数值求相应自变量的值或已知自变量的值求相应的函数值,借助于方程,问题变得迎刃而解, 三、巩固练习 1、(基础题)已知某矩形的面积为20cm2: (1)写出其长y与宽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矩形的长为12cm时,求宽为多少?当矩形的宽为4cm, 求其长为多少? (3)如果要求矩形的长不小于8cm,其宽至多要多少? 2、(中档题)如图,某玻璃器皿制造公司要制造一种窖积为1升(1升=1立方分米)的圆锥形漏斗. (1)漏斗口的面积S与漏斗的深d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漏斗口的面积为100厘米2,则漏斗的深为多少?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更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师生行为: 由两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可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对“学困生”要提供一定的帮助,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①学生能否顺利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②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③学生能否注意到单位问题. 生:解:(1)根据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我们可以设漏斗口的面积为Scm,,漏斗的深为dcm,则容积为1升=l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3000 所以,S·d=1000, S= . 3d (2)根据题意把S=100cm2代入S=30003000中,得 100= .d=30(cm). dd 所以如果漏斗口的面积为100c㎡,则漏斗的深为30cm. 3、(综合题)新建成的住宅楼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只剩下楼体外表面需要贴瓷砖,已知楼体外表面的面积为5X103m2. (1)所需的瓷砖块数n与每块瓷砖的面积s又怎样的函数关系? (2)为了使住宅楼的外观更加漂亮,开发商决定采用灰、白和蓝三种颜色的瓷砖,每块砖的面积都是80cm2,灰、白、蓝瓷砖使用比例为2:2:1,则需要三种瓷砖各多少块? 四、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列实际问题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1)列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首先应分析清楚各变量之间应满足的分式,即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在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时,一定要在关系式后面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五、布置作业 P54—55.第2题、第5题 六、课时小结 本节课是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并且是蕴含着体积、面积这样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分析实际情境,建立函数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置于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中,用数学知识重新解释这是什么?可以是什么?逐步形成考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活动目标: 1、巩固本首歌曲的第一段,会按2/4拍唱歌曲的第二段。 2、幼儿理解歌词大意,并能边唱边自己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 3、幼儿学会爱妈妈。 活动准备:根据歌词大意绘制的一张挂图、接妈妈歌曲、小狗头饰、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我快乐》,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和拍肩。 2、老师弹琴,幼儿唱音阶(唱的同时依次轻拍头、肩、腰、胯、大腿、膝 盖、小腿、脚) 二、基本部分: 1、导入:上次×老师讲到宝宝去接妈妈了,可后来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接着讲(老师讲根据第二段歌词改编的故事) 2、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宝宝是不是很爱妈妈呀? 幼:是 师:为什么呀? 幼:宝宝给妈妈送伞 师:对了,妈妈也很爱丫丫,老师也很喜欢像丫丫这样的小朋友,所以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编一首儿歌。 3、师:小朋友想一想,上次我们唱第一段的时候我们唱到雨点雨点下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呀? 幼:沙沙沙 师:对了,连起来怎么说的呀? 幼:雨点雨点沙沙沙 师:小朋友真棒,再想想下雨天,天上怎么样呀?(老师出示挂图,指着天空中的乌云,引导幼儿说“黑”) 幼:有黑云/下雨/好黑呀 师:我们用一个字怎么说呢?好听一点的 幼:黑 师:好,小朋友真聪明,又想呀,下雨了,地上都是什么? 幼:水 师:对,有很多的雨水,就会怎么样? 幼:滑 师:那小朋友自己做做动作,怎么样个滑法 幼儿自己自由想动作做。 师:看看这儿(老师指着挂图)妈妈和宝宝的动作你们自己学学 幼儿之间互相拉手,学妈妈和宝宝手拉手的动作。 师:我们说妈妈怎么样宝宝的手呀? 幼:拉着宝宝的手。 师:再看看小阳伞(老师指着挂图),小阳伞的样子怎样呀? 幼:高兴 师:是呀,那小朋友高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呀? 幼:哈哈/呵呵 师:对了,小阳伞也会笑哈哈。 师:好了好了,我想出来了,我知道这首儿歌怎么编了,小朋友来听听:“雨点雨点沙沙沙,天也黑来地也滑,妈妈拉着我的手,小阳伞,小阳伞,笑哈哈。”(老师在说到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字时,可指着挂图引导幼儿自己说出) 4、1)老师指着挂图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念到那句,老师就应该指到画中相对应的地方。 2)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 5、师:小朋友都念的很好听,那我们再想一个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我们让它怎么样呀? 幼:唱起来 师:好的,我们先听一段音乐(老师弹这首歌,幼儿唱起第一段来) 师:好的,小朋友都唱的是我们上次课说到的宝宝要去接妈妈,可后来怎么唱呢?听听老师怎么唱(老师唱第二段) 6、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边唱边指到挂图中相对应的地方,反复多唱两次) 7、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唱。 8、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唱《接妈妈》第二段。 9、老师和幼儿一起把歌曲一、二段完整的唱一次。 10、师:刚才我们唱的很好,但都是用什么唱的呀? 幼:嘴 师:那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做动作,想想你怎么去接妈妈 幼儿自由讨论,自由表演,助理老师弹琴,任课老师完整唱《接妈妈》一、二两段,并走到幼儿中去,引导幼儿做一些动作,观注个别幼儿。 师:瞧,老师这儿有雨伞,雨披,我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妈妈,另一个当宝宝,看看他们是怎么去接妈妈的。 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唱歌。 三、结束部分 师:听,什么声音,老师去开门哈(助理老师在门外敲门) 助理老师:小朋友你们好,我小狗的妈妈,还 有小猫、小鸡、小鸭......的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现在那边下雨了,他们回不来了,想请你们去帮忙接接他们,好吗?(助理老师戴小狗的头饰) 幼:好 全体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去接妈妈。(放《接妈妈》歌曲) 活动前的思考: 在上此次课之前,幼儿已上过一课,会唱《接妈妈》第一段。第一段的歌词简单易记,而第二段的歌词较难理解一些,要会唱第二段,先要让幼儿记住歌词,要记住歌就先要理解歌词,所以在教学活动的开头,老师就请幼儿和自己一起编儿歌,并用挂图在视觉方面帮助幼儿记忆。还针对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词,让幼儿自己做动作,自己感觉帮助记忆。在念和唱歌词时,都出示挂图帮助幼儿记忆,并用拍手帮助幼儿能按2/4拍来唱这首歌 。在幼儿用动作表演时,老师没有请幼儿跟着自己做动作,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自己去想像,然后表演出来,这样不但给了幼儿很大的自由,并且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最后,在故事的情景中结束活动,幼儿兴趣很高,并能在享受中结束这次教学活动。 附歌词: 《 接妈妈 》 雨 点 雨 点 沙 沙 沙 , 地 上 开 满 雨 花 花 , 撑 起 我 的 小 阳 伞 , 干 嘛 去 ,干 嘛 去 , 接 妈 妈 。 雨 点 雨 点 沙 沙 沙 , 天 也 黑 来 地 也 滑 , 妈 妈 拉 着 我 的 手 ,小 阳 伞 , 小 阳 伞 , 笑 哈 哈 。 【习作要求】 1、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自己难忘的“一刻”。 2、展开回忆,把事情写清楚,把难忘的“一刻”写具体,并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1、出示习作题目:难忘的一刻 2、指导学生审清题意 (1)理解“一刻”。(“一刻”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指短暂的时间;片刻) (2)辨析文题:“难忘的一刻”与“难忘的一件事”这两个作文题,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写“难忘”,但本次作文的重点是要把一件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某段时刻写具体。) 说明: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策略很重要,因为“写作知识的教学”须“力求精要有用”。 二、指导选材,打开思路 1、讨论:怎样的“一刻”称得上是“难忘”呢? 2、学生交流,教师概括提炼。(感动、激动人心、后悔莫及、骄傲、伤感、温馨……) 3、学生思考,简要说说自己选材的内容。 4、教师点拨:这“一刻”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5、学生再次交流。(可结合身边的实事:1、南方雪灾,看到电视上灾区的情景——站着睡着的战士。2、北京奥运会上的情景——运动员努力拼搏、力争冠军。) 说明:本次习作在选材上有一定的难度,故设计了两次全班性地写作题材交流。教师以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出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难忘”,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帮助他们打开思路,给他们一双飞翔的翅膀,使其在下一环节中能自由翱翔。 三、例文引路,学写“一刻” 1、出示一个材料为例:我在现场作文比赛中第一次获奖,难忘上台领奖的一刻。 2、学生讨论这篇习作的重点,引导学生先要写清楚写作比赛这件事情,再重点把上台领奖的那“一刻”写具体。 3、出示学生习作片段,自读例文。思考小作者是如何把上台领奖的“一刻”写具体的? 在宣布获奖名单的那天,我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候。俞老师走进教室后,我的每一根神经都绷紧,每一滴血都凝固了,每一个细胞都停止活动了。当俞老师报到“夏天泽一等奖”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我没有听错!我就是一等奖!这时,我长舒了一口气。走上领奖台,我骄傲地抬起了头,因为我这只雏鹰已经突破阻碍,直冲蓝天。我郑重地用双手接过奖状,望着老师那充满鼓励、充满赞扬、充满欣慰的目光,我内心就无比的兴奋、无比的激动、无比的自豪……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归纳梳理: (1)、写自己等待宣布获奖名单时的心情(心理活动); (2)、写听到自己获奖时的表现(神态、动作、心情); (3)、写自己走上领奖台时的表现(动作、心情) (4)、写自己接过奖状时,自己的心情(心理活动); (5)、 写举起奖状的一刹那,自己的感受(心理活动、神态)以及台下大家的目光和掌声。…… 5、教师小结:在描写那短暂的一刻时,我们要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表现这“一刻”的难忘。可以是当时的场景,可以是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也可以是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才能将“一刻”写具体,让这“一刻”留在读者的记忆中。 说明: 例文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从而降低作文的难度。在每次习作时,都必须恰当地用好例文,重视例文的作用,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例文,还要重视学生领悟方法,归纳方法。 四、“读”中借鉴,构思头尾 1、出示三篇习作的开头和结尾,自由朗读。 (一) 在人生这漫长的道路中,都会遇见许多难忘的一刻。它们像一个个小贝壳,有的光彩夺目,而有的却黯淡无光,今天我要说的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小贝壳。 …… 这张照片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每当我看见它时都会回忆起那难忘的瞬间,它象一只色彩斑斓的小贝壳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二) “今天,我们要进行400米(50×8)往返跑测试,2分钟内的同学及格!”体育老师大声向我们宣布。这句话像在油锅里洒了把盐,同学们都窃窃私语起来。 …… 我和茅慧隽紧紧拥抱在一起,刚才的疲惫一扫而光了。我之所以忘不了那一刻,是因为它记载着我们这对好朋友最珍贵的友谊。 (三) 那一刻,简直太美妙了。就在我觉得自己要飞起来的时候,却突然被“扔”进了“大海”,四周除了水还是水。我本能地划动手脚,一只有力的手从岸上把我拎了起来。我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回头看看,啊!我胜利了! …… 那自由飘荡的一刻真是难忘的一刻。 2、交流,说说喜欢的理由,谈谈有何收获。 (习作一:小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经历过的“难忘一刻”比做小贝壳,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始叙述,结尾处又照应开头。习作二:以故事的起因直接开头,结尾时点出“难忘”的原因。习作三:小作者用倒叙的方法设计了习作的开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末又点明了题意。) 3、教师小结:无论选择何种写法设计开头和结尾,都要注意开头和结尾不是习作的主要部分,要注意语言的简练。 说明: 在这里对三篇例文开头和结尾的阅读,并不是要区分孰好孰劣。通过阅读让学生在比较和交流中打开思维,借鉴写法是例文学习的目的所在。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尝试用倒叙的方法引出全文。 五、当堂写作,交流修改 1、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2、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说明: 让学生读,凭语感来修改作文。这种方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默读修改,让学生边默读边想,指导学生从整体着眼,由大处入手,让他们从谋篇布局出发,致力于整篇修改。第二步,轻声细读修改,改错别字和检查标点符号。第三步,朗读修改,斟酌用词造句是否准确。最后这一步是关键,应鼓励学生一直改到读来流畅上口,对内容也满意了,才定稿誊写。精选设计方案锦集 篇18
精选设计方案锦集 篇19
精选设计方案锦集 篇20
精选设计方案锦集 篇21
精选设计方案锦集 篇22
精选设计方案锦集 篇23
精选设计方案锦集 篇24
精选设计方案锦集 篇25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