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的近义词有:侠骨,骨气,风范,铁骨。
风骨的近义词有:骨气,风范,侠骨,铁骨。 词性是:名词。 拼音是:fēng gǔ。 结构是:风(半包围结构)骨(上下结构)。 注音是:ㄈㄥㄍㄨˇ。
风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风骨fēnggǔ。(1)顽强的风度、气质。(2)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二、引证解释
⒈指人的品格,性格。引《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覩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以公名家子,又后唐之出也,且风骨俊秀,异乎诸孤。”胡先驌《诗别萧叔絅燕京》:“萧郎二十风骨奇,崭然头角何嶷嶷。”⒉指刚正的气概。引《北齐书·武成十二王传论》:“文襄诸子,咸有风骨。”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文恭少年浑涵端重,文达正当以风骨勖之,何反虑其过刚?殊不可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莲蓬人>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⒊古典文艺理论术语。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怡悵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⒋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引唐陈子昂《<修竹篇>序》:“汉魏风骨,晋宋莫传。”⒌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引宋孔平仲《续世说·品藻》:“许景先之文,如丰肌腻理,虽穠华可爱而微少风骨。”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唐人五古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换梁陈之俳优。”⒍指诗文书画的风格。引《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曹不兴》:“观其风骨,名岂虚成。”《法书要录》卷六引唐窦臮《述书赋下》:“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嶸。”
三、国语词典
坚强不屈的性格。
四、网络解释
风骨风骨,指刚正的气概;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指人的品格,性格;指刚正的气概;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语出《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覩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关于风骨的诗词
《郑师易秀才诗奔腾遒壮殆有石曼卿学士风骨作》 《已亥杂诗·觥觥益阳风骨奇》 《高道士·峨眉道士风骨峻》
关于风骨的诗句
关于风骨的成语
关于风骨的词语
主心骨 风骨峭峻 白骨再肉 乞骸骨 骨化风成 仙风道骨 揣骨听声 挫骨扬灰 寒风刺骨 硬骨头
关于风骨的造句
1、“我要是你就把他们往死里打,打到半生不能下床,一辈子不敢拿正眼看我。”叶臻嚣张一笑:“这才是当代知识分子的风骨。”,陶可僵立在门口:“……滚。”,他扯着叶臻就往门外扔:“滚!”。微笑的猫?
2、她盛开时,只是妖媚和跋扈,她枯萎时,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
3、人也舒坦,雪中腊梅的风骨让人敬。
4、这位老先生好硬的风骨,想必是秦风老先生了吧?秦老先生铁骨铮铮,一身是胆,在下十分佩服。
5、大树,是不屈的挺立与无畏的风骨。青草,是执着地坚持与无穷的自信。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