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民建住宅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尽量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申请流程包括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公示、审批、批放宅基地等环节。建成后,需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农村房屋的效力认定方面法律规定不明确,但合法拥有使用权的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是合法有效的。乡镇应统筹规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条件。
法律分析
根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如果符合建住宅的条件,并且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经过相关机构的批准,您就可以建房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一、农村宅基地如何建房新
1、农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2、村权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建房户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15个工作日以上)、国土资源管理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进行初审、公布期满无异议后,将符合“一户一基”条件的用地户按规定报乡镇审核后,报县审批(占用农用地的按规定报市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5、宅基地批准后,国土资源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批放宅基地,并发放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一书两证”)。6、村民住宅建成后,国土资源所到实地检查是否按批准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对符合要求的建房户核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书。7、村民凭土地使用证及规划许可证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二、农村房屋的效力认定方面法律有哪些规定
农村房屋的效力认定方面法律,并没有对应的法律规定。一般建造在合法拥有使用权的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合法有效的。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结语
农村村民建住宅需要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经过相关机构的批准,就可以建房了。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