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规定,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债权人在三年期满后仍未行使债权请求权,则该债务将被视为自然债务,法律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起点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权利受损情况,人民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时效。根据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法律分析
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般是3年,自当事人的债权到期后开始计算。如果债权人一直没有行使债权请求权的,3年诉讼时效期满后,该债务属于自然债务,法律对其不予保护。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拓展延伸
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和终止
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根据法律规定的,计算方法主要根据债权种类和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诉讼时效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债权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定的年限,超过时效期限后,债权人将失去通过诉讼追求债权的权利。诉讼时效的终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债权人提起诉讼、债务人承认债权、债务人支付债务、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书面协议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债权可能存在不同的诉讼时效规定,具体情况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根据具体情况和债权种类而定。一般来说,诉讼时效为一定年限,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债权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期限后,债权人将失去追求债权的权利。诉讼时效的终止可以是债权人提起诉讼、债务人承认债权、债务人支付债务或双方达成书面协议等。请注意,不同类型的债权可能有不同的诉讼时效规定,具体情况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