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撤诉后是否还需支付诉讼费?

撤诉后是否还需支付诉讼费?

来源:华佗小知识


撤诉后,诉讼费只能退还一半。根据规定,原告在提起民事诉讼时需预交诉讼费用。如果在开庭前申请撤诉并得到准许,诉讼费将减半收取,已收取的按普通程序的将退还一半。简易程序收取的已经减半,撤诉后不再退还。诉讼是通过解决纠纷的法律行动,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诉讼时效是指行使权利的时限,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对某些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民事诉讼中,原告是受害者当事人,而刑事诉讼由控告疑犯。

法律分析

未开庭撤诉了,诉讼费会退还一半,不能全部退还。依据规定,原告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时,人民受理起诉的,原告要预先向交纳一定的诉讼费用。民事案件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且经人民准许的,可以撤诉,诉讼费减半收取,已经按普通程序收取了诉讼费的,退回一半;按简易程序收取了诉讼费的,本身就按减半收取,因此撤诉后不再退回诉讼费。

撤诉后,诉讼费通常情况下给退。未开庭前,原告申请撤诉且经人民准许的,可以撤诉,诉讼费减半收取,已经按普通程序收取了诉讼费的,退回一半。诉讼,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是一种法律行动,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类。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民事诉讼里,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刑事诉讼涉及刑事犯罪,由当局控告疑犯。

结语

撤诉后,诉讼费通常情况下会退还。根据规定,原告在提起民事诉讼时需要预先向交纳一定的诉讼费用。如果在未开庭前,原告申请撤诉并经准许,可以撤诉,并且诉讼费将减半收取,已经按普通程序收取的诉讼费会退还一半。诉讼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法律行动,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类。诉讼时效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促进法律关系的稳定和降低交易成本。在民事诉讼中,原诉人是受害者,因为存在未解决的争议,因此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刑事诉讼涉及刑事犯罪,由当局控告疑犯。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机制》

第十五条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十六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十被告提起反诉、有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人民决定合并审理的,分别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