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与客观:第二套房认定标准与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根据新政规定,七种情况可算第二套房,包括未成年子女名下购房等。而《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要求开发企业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并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备案可委托代理人办理,需有书面委托书。
法律分析
法律主观:
以下七类情况可算第二套房: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新政规定,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就是说,未成年子女也被划为家庭范畴,所以以未成年子女名义购房时,会按照二套房执行,即需首付50、利率上浮1.1倍。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4、曾贷款购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
5、首次购房用商贷,再用公积金贷款购房。
6、婚前一方贷款购房,婚后另一方贷款购房。
7、婚后双方共同贷款购房,离异后一方再申请贷款购房。《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第一条
法律客观: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条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企业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推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登记备案。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委托代理人办理的,应当有书面委托书。
拓展延伸
夫妻购房:如何合理规划二套房财务安排?
夫妻购房时,合理规划二套房的财务安排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确二套房的购买目的,是作为投资还是自住。其次,要考虑贷款方面的问题,如利率、还款期限等,以确保负担得起并能够按时偿还。此外,还需考虑税费、物业管理费等额外开支,并制定相应的预算计划。另外,夫妻双方应充分沟通,明确财务责任和分担,确保双方共同承担房屋负担。同时,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或律师,以获取更详尽的建议和规划方案,确保财务安排合理、稳妥,为夫妻购房保驾护航。
结语
合理规划夫妻购房财务安排至关重要。明确购房目的,考虑贷款条件,确保负担得起。需预算税费、物业费等开支,并明确财务责任。建议咨询专业顾问或律师,确保财务安排合理,为夫妻购房保驾护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六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