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曹操的哪个儿子

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曹操的哪个儿子

来源:华佗小知识


曹植。曹植(公元192年—公元232年),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魏武帝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幼年聪慧,下笔成章,受到父亲曹操的喜爱;早年随父亲征战四方,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受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改封为临淄侯。这一时期曹植与邺下文人诗词酬和,交往密切,写下了《公宴》《斗鸡诗》《侍太子坐》等宴游诗。曹操早年欲立曹植为太子,曹植却因受到哥哥曹丕的排挤陷害而逐渐失宠。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被曹操立为太子,而后下令诛杀过去曹植的支持者。政治环境变得险恶,曹植被迫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地,却难逃。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植因事被贬为安乡侯,后又遭屡贬谪,先后迁封鄄城王、雍丘王、东阿王。期间,曹植曾多次上表求用无果,苦闷之中作《赠白马王彪》《责躬》《七哀》《种葛篇》等名篇抒发感怀。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世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