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涉外合同中货物质量标准的约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平衡双方权益,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应当参考《合同法》、《进出口货物质量检验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规定,由双方协商解决。法律依据:1.《合同法》第十七条:当事人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等确定合同条款,对合同中的主要条款应当采用明确的表示或者清晰的表述方式。2.《进出口货物质量检验法》第七条:出口商品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性技术规定和标准,或者合同规定的技术规定和标准,或者适当的国际标准。3.《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生产者、销售者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发布的合格评定规定的要求。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当事人因订立、履行合同发生争议,适用合同法和其他适用的法律、行规的规定,或者根据双方意见按照国际惯例、交易习惯以及平等互利原则处理。以上是涉外合同中货物质量标准如何约定的相关法律分析和依据。在涉外合同中,双方应当谨慎约定货物质量标准,确保达成的合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能够平衡双方权益。如果出现争议,双方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合同条款和交易习惯等多方面考虑,进行协商解决。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的《合同法》规定,涉外合同中货物交付方式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适用《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相关规定。此外,我国还参加了《联合国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CMR)和《海牙-维也纳销售公约》(CISG)等国际公约,这些公约也会对涉外合同中货物交付方式进行规定。法律依据:1.《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合同应当包括下列条款:……(六)商品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格、交付方式、交付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等内容;如有其他事项需要约定的,也应当约定。”2.《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三十三条规定:“当合同中没有规定交付方式时,买方可以通过下列方式通知卖方:……”3.《联合国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第三条规定:“本公约适用于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合同,这类合同中,承运人承担将货物从发货地点运输到收货地点的运输责任。”4.《海牙-维也纳销售公约》第三十一条规定:“当买方不需要在卖方的地方接受交付的商品时,卖方有权在合同中指定交付地点,而不需要通知买方。”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形成的、被当作通行规则的经验做法和共同理解。涉外合同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国际贸易惯例对其适用范围也有。首先,涉外合同受当事人意愿、合法性和公序良俗的。其次,涉外合同适用的国际贸易惯例必须与当事人约定的法律规定相一致。最后,涉外合同所涉及的国际贸易惯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律的规定。法律依据:1.《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一条规定,合同应为合法的、有效的、具有约束力的,应符合当事人间的协议和有关国家的法律规定。2.《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3.《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规定,国际贸易惯例是针对国际商业交易的具体情况而形成的普遍准则和标准,但必须与适用的法律规定相一致。4.《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适用其所在国的法律、合同中的其他国家法律或国际商会发布的国际商事惯例。但所选法律、合同中的其他国家法律或国际商会发布的国际商事惯例,不得违反中国法律强制性规定。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一、货物的品质规格条款;二、货物的数量条款:数量条款的主要内容是交货数量、计量单位与计量方法法。三、货物的包装条款:包装是指为了有效地保护商品的数量完整和质量要求,把货物装进适当的容器法。四、货物的价格条款:价格条款的主要内容有:每一计量单位的价格金额、计价货币、指定交货地点、贸易术语与商品的作价方法等法。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涉外合同应当遵守国际贸易惯例,但并不存在必须遵守的明确法律规定。通常,涉外合同中的条款应当遵循国际商事惯例和行业惯例,合理明确,以落实合同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应当注意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贸易术语的使用、海关进出口手续的履行等方面。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涉外合同原则上适用中国法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选择外国法律的除外;2.《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第五条,涉外合同的订立、履行和效力,应当遵照国际惯例和当事人交易习惯;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及各行业的惯例。综上所述,涉外合同的订立应当注意遵守国际商事惯例和行业惯例,同时确保合同条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保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在涉外合同中,货物质量标准是一个重要的条款,关系到合同双方的权益。在制定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细节:1.明确标准:合同中应当清晰地规定货物的质量标准,避免双方对标准的理解产生歧义。2.交付时检验:合同应当规定货物交付时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在货物交付前进行检验,以确保货物的质量符合约定。3.是否允许样品确认:合同中应当规定是否允许双方通过样品确认货物质量,以避免因货物不符合约定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争议。4.不合格货物处理:合同中应当规定不合格货物的处理方式,包括退货、换货或赔偿等。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合同中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有关法律、行规的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十五条:货物出口前,应当接受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的检验,检验结果作为商品出口的依据。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二十五条: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有权要求卖方按照法律、行规的规定承担责任。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五条:当事人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2种观点: 合同中的品质条件,是构成商品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依据,英国货物买卖法把品质条件作为合同的要件(Coditio)。《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卖方交货必须符合约定的质量,如卖方交货不符约定的品质条件,买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也可要求修理或交付替代货物,甚至拒收货物和撤销合同。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品质的重要性。(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品质条款的基本内容1.品名品名是对成交商品的描述,是构成商品说明(Desciptio)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一项基本依据,它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品名的规定,取决于成交商品的品种和特点,有时只要列明商品的名称。但有的商品,往往具有不同的品种、等级和型号,也可把有关具体品种、等级或型号的概括性描述包括进去,作为进一步的限定。2.商品品质表示方法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不同,合同中品质条款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在凭样品买卖时,合同中除了要列名商品的品名外,还应订明样品的编号,必要时还要列出寄送的日期。在凭文字说明买卖时,应明确规定商品的品名、规格、等级、标准、品牌或产地名称等内容。在凭说明书和图样表示商品品质时,还应在合同中列出说明书、图样的名称、份数等内容。签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品质条款应注意的问题1.品名和品质条款的内容和文字,要做到简单、具体、明确,既能分清责任又能方便检验,应避免使用大约、左右、合理误差等笼统字眼。2.凡能采用品质机动幅度或品质公差的商品,应订明幅度的上下限或公差的允许值。如所交货物的品质超出了合同规定的幅度或公差,买方有权拒收货物或提出索赔。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指标可有一定幅度范围内的差异,只要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没有超出机动幅度的范围,买方就无权拒收货物,达一方法主要适用于初级产品。品质公差是指工业制成品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在品质公差范围内买方无权拒收货物,也不得要求调整价格,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工业制成品。3.应注意各品质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在涉外合同中,货物质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相比于国际贸易惯例,涉外合同更加注重货物质量标准的具体规定,通常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包装、标志等细节问题。此外,涉外合同还会规定货物的检验和鉴定标准,以及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后果和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在国际贸易惯例中,货物质量标准相对宽泛,一般会以国际性标准为准。如国际贸易惯例中的“质量合格证明书”标准,是指出口货物需要获得该证明书来证明货物符合出口国和进口国的质量标准。此外,国际贸易惯例还规定了一些基本的质量标准,如货物应当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六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标准履行合同义务。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应当按照合同目的和合理标准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法》第四条:出口商品必须符合出口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条: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自愿原则适用于涉外合同。总之,在涉外合同中,货物质量标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约定,需要遵循国际贸易惯例的基本标准,以及当地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在合同中应当明确规定货物的检验和鉴定标准,以及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后果和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进出口合同是贸易中最为基础的合同形式,但若合同涉及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将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在起草进出口合同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可能违反法律规定的条款:1. 违反反垄断法的条款:包括排除、竞争的条款等;2. 违反合同自由原则的条款:如强制约定不公平的合同条件、不平等条款等;3. 违反环境保律的条款:如未按规定处理有害物质的条款等;4. 违反知识产权法律的条款:如未取得合法授权的知识产权使用条款等。法律依据:1. 《反垄断法》第十二条:“禁止经营者达成排除、竞争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害环境,不得从事破坏环境的行为。”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第十二条:“知识产权使用应当依法合理,不得妨碍公共利益,不得滥用,要求合理支付使用费用。”总之,制定合法、公平、合理的进出口合同很重要,以避免合同纠纷和法律风险。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包括以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3种观点: 一、品名条款(一)约定品名的意义商品的品名是指某种商品区别于其它商品的一种称呼或概念。是在合同的开头部分所列明的交易双方同意买卖的商品的名称。品名条款是买卖合同中的一项主要交易条件。(二)合同中的品名条款合同中的品名条款一般比较简单,通常是在“商品名称”或“品名”的标题下,列明买卖双方成交商品的名称。(三)规定品名条款注意事项1.内容明确、具体2.实事求是,反映商品实际情况。不应列入不必要或做不到的描述性词句。3.尽可能使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4.注意选用合适的品名。二、品质条款货物的品质条件是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一项基本依据。(一)对进出口商品品质的要求1.对出口商品品质的要求(1)适应不同市场和不同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要求。(2)强化质量观念,不断提高商品信誉。(3)适应进口国有关法令规定和要求。(4)适应国外自然条件、季节变化和销售方式。2.对进口商品品质的要求确保进口商品质量符合要求。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1.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1)看货买卖(2)凭样品买卖样品(Sample)是指从一批商品中抽取出来的或由生产、使用部门设计加工出来的,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凡以样品表示商品品质并以此作为交货依据的,称为凭样品买卖(SalebySample)。由卖方提供样品并作为交货的依据,称为“凭卖方样品买卖”(SalebySeller’sSample)。由买方提供样品并作为交货的依据,称为“凭买方样品买卖”(SalebyByer’sSample)。凭样品买卖有两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样品作为交货品质的唯一依据;二是卖方所交的货物必须与样品一致。在凭样品成交时要达到上述要求,要注意的事项:①样品要有代表性。②留有复样。③合同条款中写进弹性条文。④如凭买方样品买卖,要注意提交对等样。⑤凭买方样品买卖,要注意侵犯知识产权问题,可在合同中规定:由该货物引发的侵犯第三者工业产权的事情,由买方负责,卖方对此不负责任。2.以文字说明表示商品品质(1)凭规格买卖(SalebySpecification)。商品的规格是指用来反映商品品质的主要指标,如成分、含量、纯度、容量、性能、大小、长短、粗细等。(2)凭等级买卖(SalebyGrade)。商品的等级(GradeofGoods)是指同一类商品,按其规格上的差异,分为不同的若干等级。(3)凭标准买卖(SalebyStandard)。商品的标准,是指标准化了的规格和等级。标准有的由国家或有关部门制订,也有的是由商品交易所、同业工会或有关国际组织制订。(4)凭商标或牌名买卖(SalebyBrandNameorTradeMark)。商标是由字母、数字或图形组成的生产者或商号用来识别其生产或销售的商品的标志。牌名是指工商企业给其所制造或销售的商品所冠与的名称。主要适合于品质比较稳定的工业制成品。(5)凭产地名称买卖(SalebyNameofOrigin)。(6)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SalebyDescriptionandIllstration)。一些机械、电子、仪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通常以说明书附以图样、照片等来说明其具体性能和结构特点。(四)合同中的品质条款1.基本内容合同中的品质条款主要列明商品的品名、规格、等级、标准、商标或牌名等项内容,如果是凭样品买卖,则要列名样品的编号或寄送日期。2.品质机动幅度和品质公差(1)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浮动。①规定范围:允许卖方交货的品质有上下波动的范围。②规定极限:对货物的品质指标规格,规定上下限。③规定上下差异:允许卖方交货的品质在某一指标的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2)品质公差(QalityTolerance)。指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3.订立品质条款注意事项(1)正确运用各种表示品质的方法。(2)条款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