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苏州公积金比例如下:1、对于苏州地区的各级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而言,单位与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各为12%;2、对于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来说,单位与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各为8%到12%。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往往是一体的,但基数的调整相对于比例更频繁,基数缴存上限与当地平均工资相关。从7月1日开始,全市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发生变化,每月缴存基数调整到最高2万元,同比度最多可增加1900元。各地缴存基数最高不得超过苏州市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2万元,职工本人缴存的月工资基数超过最高限额的按最高限额计算,不到最高限额的按实计算;原则上不低于全市各地社保缴费基数。法律依据:《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每年调整一次。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月缴存最高限额的调整方案由公积金管委会按照有关规定拟订,报市批准后执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和职工应当相同。
第3种观点: 法律主观:根据苏州市官网公布的数据,得出以下数据: 公积金按照3030元作为最低缴费基数。 住房公积金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030×8%=243元个人:3030×8%=243元。 五险一金交多少=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社保缴费基数一般为是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有些地区缴费基数下限以上年度最底工资为标准。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住房部分缴费比例为16%—24%,选择档次分为16%、18%、20%、22%、24%。由单位与员工协商确定,单位与员工各承担一半。若需变更比例档次的,应按合同内容变更手续先至劳动合同管理窗口进行变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条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第四条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第六条 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经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批准。第七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住房公积金,并监督执行。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管理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苏州工业园区乙类计划的缴费比例为31%,其中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员工工资的20%,员工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二、乙类计划中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其中养老占23% (单位15%,个人8%),医疗占5% (单位3%,个人2%),工伤占1% (单位1%),失业占1% (个人1%),生育占1% (单位1%)。法律依据: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园区管委会关于调整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缴费比例的通知》 一、调整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缴费比例 1.甲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以下简称甲类计划)的缴费比例从47%调整为46.5%,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从19%调整为18.5%,单位缴费比例仍为28%。2.乙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以下简称乙类计划)的缴费比例从31%调整为30.5%,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从11%调整为10.5%,单位缴费比例仍为20%。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1.甲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为200元、3368元。2.乙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为19335元、3368元。3.园区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为200元、3368元。法律依据:《关于开展苏州市2020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的通知》一、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各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如下:1、甲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为200元、3368元;2、乙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为19335元、3368元。二、园区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为200元、3368元。三、以上标准从2020年7月1日起执行。
第1种观点: 苏州市区公积金和园区区别:缴费标准和使用范围。苏州园区公积金和市区公积金的区别如下:1、缴费标准:苏州园区公积金的缴费标准要高于市区公积金。截至2021年,苏州园区公积金的缴费比例为个人缴纳6%,单位缴纳12%,而市区公积金的缴费比例为个人缴纳5%,单位缴纳5%;2、使用范围:苏州园区公积金和市区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也有所不同。苏州园区公积金可以用于购房、办理住房贷款、缴纳租金、大病医疗等方面,而市区公积金则不仅可以用于住房相关方面,还可以用于退休、失业、生育等方面。如果以市区住房公积金最低缴费比例计算就是个人交纳8%,在市区一月个人需交纳19%,而在苏州市工业园区个人需交纳22%,而在两地享受到的医疗、工伤、失业待遇是一样的。下来我们来比较下两地其他方面待遇。苏州园区公积金和高新区公积金不是一个,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公积金制度。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苏州园区社保和公积金是一起交纳的,也就是说要么不交社保,要交就是社保和公积金一起交纳。并且园区的公积金只限用于园区买房、装修,在其他地方买房、装修是不能使用的。苏州工业园区不同于苏州市区、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其对社保、医保等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这套体系是从新加坡引进的,被称为园区公积金。园区公积金缴纳具体的流程和方法如下:1、园区内企业的住房公积金缴纳:企业在园区内设立后,需要向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纳手续,包括在当地人社局办理社保登记、开通住房公积金账户等;2、个人在园区内自主创业的住房公积金缴纳:个人在园区内自主创业后,也可以向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纳手续,具体流程包括前往当地人社局办理社保登记、开通住房公积金账户等。综上所述,不同的园区可能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不同,可以向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园区管理机构咨询了解。同时,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也需要根据当地和规定进行调整,企业或个人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五条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第六条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经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批准。
第2种观点: 园区公积金是指在某个园区内工作的企业职工参加的苏州工业园区住房公积金。园区公积金是住房保障基金的保险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提高职工福利的没有一项。园区公积金具有预筹积累、纵向平衡的特点,与我国其它地区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为顺利实现的平稳衔接,保障公积金会员的权益,对非本市户籍的农村会员离开园区,可选择按国家《暂行办法》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也可选择按以往办理回乡务农一次性提取公积金手续。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四)出境定居的;(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第3种观点: 法律主观:苏州工业园区不同于苏州市区、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其对社保、医保等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这套体系是从新加坡引进的,被称为园区公积金。 园区公积金制度是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一项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住房保障等在内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园区公积金具有预筹积累、纵向平衡的特点,与我国其它地区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为顺利实现的平稳衔接,保障公积金会员的权益,对非本市户籍的农村会员离开园区,可选择按国家《暂行办法》规定办理 基本养老保险 关系转移接续手续;也可选择按以往办理回乡务农一次性 提取公积金 手续。对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其他人员,按国家《暂行办法》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其目的,是维护广大会员的根本利益。 按照规定,公积金各专户存款必须专项用于会员各类社会保障支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医疗及养老专户,顾名思义,用于保障在园区工作的员工及其子女的医疗费、门诊费、大病保险,退休后的个人养老。在精心设置的公积金管理中,普通账户占的比例最高,其最大的用途,就是为区内员工购买经济住房所用。 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主要有,普通专户中的资金只能用于购买园区内经济住房;员工养老专户中的资金,在未退休时,不能挪用;员工购买非园区住宅商品房,一般可以提取其普通专户上的累计存款支付购房款,但不得动用其普通专户存款摊还购房贷款;回乡务农或出国员工可申请一次性提取公积金专户中的资金。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