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圆锥形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柱形圆锥图在柱形图中使用圆锥形数据标记。
2、每间房间外面都有一个竹子搭建而成圆锥形帐篷的晒物架,可以挂任何你想要晾乾的东西。
3、带有一个圆锥形孔和双簧管吹口的细小的木管乐器,具有三个八度音域和穿透力强而尖利的声音。
4、旋塞阀的阀塞的形状可成圆柱形或圆锥形。
5、我们的马车爬上了斜坡的顶巅,面前出现了广袤的沼地,上面点缀着很多圆锥形的石冢和凹凸不平的岩岗,色彩斑驳,光怪陆离。
6、第三部分是阴茎头,是尿道海绵体远端膨大的部分,呈圆锥形,被包皮所覆盖。
7、松雀,大嘴雀,锡嘴雀任一种产于欧洲和美洲的雀科鸣鸟,有厚且呈圆锥形的喙。
8、所述网可以为圆锥形或者截头圆锥形且与过滤管同轴心。
9、本文给出了圆锥形螺旋弹簧等效质量的准确计算公式,还对其计算系数作了推导。
10、适用于纯棉,纯毛,多种化纤的筒纱及管纱卷绕成圆柱或圆锥形松软筒子供高温,高压机染色的使用。
11、两个自动削铅笔刀对立放置,加上挤压装置,自动把铅笔削成两头圆锥形。
12、莲花的叶子突出在水面上,那迁细的茎支撑着叶子,叶子中衬托着几朵艳丽的莲花和花苞。那莲花真绮丽,话中心有一个圆锥形的莲蓬。莲蓬的表面有几个圆圆的小点,莲蓬里的果实就是莲子。在莲蓬下似圆锥顶的那儿有个花蕾。
13、羽毛球,一个由软木或橡胶制的小圆物体,带有羽毛或塑料的圆锥形球冠,用于羽毛球运动中。
14、粉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结构,储粉量大、占地面积小,能实现铅粉先进先出。
15、整个结构从内裙开始,其形状象一个圆锥形的冰淇淋蛋筒,非常适合娜塔莉波曼的身材。
16、住的一般是用几个木杆搭成的圆锥形的房子,夏天围上桦树皮,冬天围上兽皮,当地人叫“撮罗子”。
17、这种原因造成的隆背的盾板看起来是圆锥形的。
18、在杜儿坪矿坑口地区的北山上,以前座落着一座圆锥形的小山峰,又高又尖,呈灰黑色,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火山锥,它就是有名的矸石山,也叫矸子山。
19、我学着她的样子,也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
20、“待渡亭”亭高两丈有零,亭呈圆锥形,两层,上层檐周露有“六个”肩角。
21、首先带着圆锥形针状物滚筒的钻孔机来回移动给管坯穿孔,形成套管。
22、在随后的十几分钟里,十几个圆形、方形、圆锥形的烟花礼炮纷纷登场,四五名“点炮手”轮番上阵。
23、新西兰一种圆锥形银松,树枝细长且易弯曲;喜阴冷潮湿的夏季和高海拔。
24、'圆锥形'''小堆'''圆锥形'''的一堆禾秆或牧草。
25、根系属直根系,由主根肥大而形成的肉质块根,以楔形、圆锥形、纺锤形和锤形为主。
26、几名赤膊的工人正忙着将各种大包的“广西优质米”和“江西优质米”拆包倒入一个大漏池内,机器将大米吸入高速运转的圆锥形状铁皮容器内进行抛光。
27、毛笔的笔头就是一些毛,呈圆锥形,从总体上看去就像一杆倒提的红缨。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