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无立锥之地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看我这屋子太小了,来了几个人就无立锥之地了,你别见笑。
2、无法形容无法无天的你,你无心无肺,又无恶不作。我对你无言无语,就看在无父无母的她的份上也无法无视你的无心之过!她无助的上天无路,你却为力,不说你无愧于心,一无是处。你好歹也一览无遗过,看在万里无云的天气我下无立锥之地,只得劝你别在过最无辜最无赖最无耻最无地自容的一日。
3、在某些西方国家,劳动人民是无立锥之地的。
4、我在这里无立锥之地,我还是走了的好。
5、理想,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为“志”,古人认为即使到了贫无立锥之地,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的信念。
6、那么先是通货膨胀,接着是通货紧缩,银行与附生的公司会靠剥夺人民的财产而茁壮,直到我们下一代有天醒来,在他们父兄开拓的土地上,贫无立锥之地。
7、皇帝跟后妃还算有个容身之处,可那些公卿大臣们,却是上无片瓦安身,下无立锥之地。
8、然而,这些富商巨贾们迅速把钱变成了土地,土地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当时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9、季羡林出生在鲁西北一个叫官庄的地方,自称“家里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10、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11、到了任何一个陌生的村子,一向以“诗书传家”为荣的淳安人,在当地人眼中,都是一群语言不通、形容憔悴、贫无立锥之地的“难民”。
12、这一万多口劫后余生,上无片瓦遮天,下无立锥之地,全都宿在难民大营里,苟延残喘。
13、他生前仗着家大业大,挥金如土,害他儿子今日竟无立锥之地。
14、在父亲众多同事挚友中,只有他一人是“贫无立锥之地”。
15、怎叫做限田之法?如今大户田连阡陌,小民无立锥之地,有田者不耕,欲耕者无田。
16、我现在还算什么少爷,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租了个房子住,都要靠你浣洗衣服来养活我!哪里称得上什么少爷?咳咳……
17、李大人别开玩笑了,朝鲜弹丸小国,贫无立锥之地,你不会如此小气吧。
18、他叔侄俩现在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有在我这个本家的小店里混着过,丁麻子心黑,几次来找茬,想要除去他叔侄俩。
19、日本没有宗教行善的传统,因此施粥站或其他收容贫无立锥之地者的地方少之又少。
20、在几乎无立锥之地的地方仍然端着架子;那可就太愚蠢了。
21、他穷得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有靠着救济金过日子。
22、刘期心下十分矛盾,欲待不比,惟恐众人耻笑,此后江湖上便再无立锥之地,但若是比斗,只恐一招不慎,性命立判,一时之间,沉吟未决。
23、这一群被称作“边缘人”的旁听生,有的年过六旬,有的在北大、清华等大学旁听十来年,有的为求得精神自由,生活落魄,贫无立锥之地。
24、身处异世,叶天的现状很窘迫,身无立锥之地,只能是餐风露宿,身上的钱勉强能维持半个月的温饱,如果不尽快挣点钱的话,恐怕会被活活的饿死吧。
25、旧中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中,有将近三亿农民,其中有相当一部份分贫雇农,象王洪顺一样,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为财主作奴役,过着非人生活。
26、身无立锥之地的陈胜、吴广,率领一群士兵揭竿而起,点燃了酝酿已久的愤怒。
27、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28、形容一个人穷到了极点,有句话叫贫无立锥之地。
29、又有多少老百姓,像方老汉这样,被敲榨得家破人亡贫无立锥之地。
30、首先在经济方面,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形成兼并,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使的减轻租税,全失功效。
31、他家虽穷得几乎无立锥之地,但促使他更加努力向学,希望有一天能改善家人的生活。
32、没错……买房子置地,最起码先住的舒适了再谈其他,作为一个男人,身无立锥之地是非常的一件事。
33、可谓是‘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此富者益富,贫者日穷。
34、老家在农村只身来到城市,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说是秀才吧他也没读几年书,长相也说不上多么英俊。
35、如今弄得他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