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272:家长务必警惕:“羊群效应”是班级里最可怕的存在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272:家长务必警惕:“羊群效应”是班级里最可怕的存在

华佗小知识 2025-09-20
导读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272:家长务必警惕:“羊群效应”是班级里最可怕的存在原创 妙爸的自留地 妙爸的自留地 2025年09月12日 21:00 山东 前阵子,一个朋友跟我吐槽:他儿子最近迷上了“烟卡”。刚开始只是同桌在玩,他觉得挺新鲜,就要了几张。没几天,全班十来个男生都跟着收集、拍卡,课间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发现后很头疼,因为孩子们上课心思都飞了,作业也懈怠了。更糟糕的是,谁要是不玩,反倒觉得自己“不合群”。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一个孩子的兴趣,迅速传染到整个班级。如果这是好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272:家长务必警惕:“羊群效应”是班级里最可怕的存在

原创 妙爸的自留地 妙爸的自留地 2025年09月12日 21:00 山东

前阵子,一个朋友跟我吐槽:

他儿子最近迷上了“烟卡”。刚开始只是同桌在玩,他觉得挺新鲜,就要了几张。没几天,全班十来个男生都跟着收集、拍卡,课间玩得不亦乐乎。

老师发现后很头疼,因为孩子们上课心思都飞了,作业也懈怠了。更糟糕的是,谁要是不玩,反倒觉得自己“不合群”。

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

一个孩子的兴趣,迅速传染到整个班级。如果这是好习惯,大家一起努力还好;可要是坏习惯,后果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PART. 01

什么是“羊群效应”?

简单说,就是人在群体里,容易被他人的行为牵动,放弃自己的判断,跟着大多数走。

比如:

  • 一群孩子在走廊里打闹,本来安静的孩子也忍不住加入;
  • 班里有几个成绩好的开始松懈,其他人就觉得“放松一下也没关系”;
  • 考试前,大家都在说“这次好难”,有的孩子立刻慌了神,连平常水平都发挥不出来。

羊群效应,就像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把孩子们推着走。

你不提醒,他们自己根本意识不到。

PART. 02

为什么说它是班级里最可怕的存在?

因为孩子还小,价值观、判断力没完全长成,很容易被周围的声音左右。一个班三四十个孩子,就像一个小社会。

如果这个小社会的氛围是积极的:大家都在认真学习、互相帮助、敢于表达,那么孩子会越变越好。

可如果氛围是消极的:有人带头顶撞老师,有人开始沉迷手机,有人觉得读书没用——很快,就会蔓延成集体性的“破窗效应”。

最可怕的,不是孩子本来就有问题,而是孩子被“拉下水”的那一瞬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PART. 03

家长要警惕,不是说要去“管住班级”,那是不可能的。但你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培养孩子抵抗羊群效应的能力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怎么做?我觉得有三点特别关键:

第一,培养思考。

让孩子遇事先想一想“这件事对不对”,而不是“别人做不做”。

比如别人不写作业,他要能判断:老师布置的就是要完成,不写是自己的损失。

第二,增强价值感。

孩子要知道:学习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别人打游戏可以很开心,但那不是我真正要的。

第三,建立安全的表达空间。

当孩子在班级里看到不对劲的事,愿意跟你说,而不是被裹挟其中。

哪怕只是抱怨几句,也能帮他保持一点清醒。

PART. 04

我认识一个妈妈,她女儿刚上初中时,很爱模仿同学。

同学买什么本子,她也买;同学说哪首歌好听,她立刻去听。刚开始妈妈没当回事,觉得这是“合群”。

可后来有一次,女儿被几个同学拉着一起逃晚自习,差点被处分。那一刻,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她没有暴躁地责骂,而是很冷静地跟女儿说:“合群没错,但合群要分清方向。别人跳河,你不会跟着跳吧?”

那之后,她经常跟女儿讨论:“你觉得这件事为什么对?为什么值得做?要是反过来呢?”

慢慢地,女儿学会了先想一想,而不是盲目跟风。

这就是抗击羊群效应最重要的一步:让孩子心里有锚

写在最后

一个孩子的性,不是在安稳日子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别人都在这样做”的时候,他还能停下来想一想。

羊群效应不可避免,但父母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带着清醒走进人群。

记住:教育不是把孩子关在真空里,而是教他在风浪里站稳脚。

你家孩子有没有

因为“别人都这么做”而差点跟着犯错?

你又是怎么提醒他的?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也欢迎分享给更多父母,

咱们一起守护孩子的与清醒。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