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注意!2026 年已有 34 所高校官宣停招硕士专业,连 985、211 都下手了,一批专业正在消失,你的备考方向可能早错了!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从工学、医学到艺术学、教育学,停招名单覆盖多个学科。更关键的是,这场调整不是偶然 —— 学硕越缩越狠,专硕成主力,高等教育正在悄悄 “换赛道”,没看懂的考生只会白忙活一年。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一、停招潮里藏着 3 个残酷,早看早避坑
- 学硕真的在 “缩水”,不是危言耸听
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持续缩减,尤其是小众学科。哈工大更直接,全校学硕原则上全纳入硕博贯通培养,普通考生想考学硕难上加难。
说白了,学硕正在变成 “博士预备役”,不是走科研路的,别硬挤。
- 这些专业直接被 “淘汰”,报考必踩雷
停招专业分两类:一类是调整的,比如 “食品加工与安全” 统一改成 “食品与营养”;另一类是就业差的,对外经贸大停招的中外政治制度、外交学,早就因对口率低被诟病。
冷门、就业窄的专业,风险直接拉满。
- 非全、交叉学科 “大洗牌”
多所高校砍掉非全日制专业,而部分新兴交叉学科因培养方向没理顺,暂时停招。中国矿大(徐州)把人工智能专硕从研究院调到两个学院招生,就是典型的资源重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二、4 大停招原因,看透高校 “减招逻辑”
- 跟着国家目录 “换马甲”
2022 版学科目录要求调整,“食品加工与安全” 变 “食品与营养” 就是硬要求,这类停招是 “换汤不换药”,找替代专业就行。
- 高校 “掐尖” 搞重点学科
大连理工把材料学并入土木工程,就是集中资源办强项。普通院校的弱势专业,未来只会陆续被砍,没必要当 “炮灰”。
- 就业差的专业,留着也没用
高校比谁都清楚就业数据,对外经贸大停招的几个文科专业,毕业生要么转行,要么考公,对口就业少得可怜,自然被淘汰。
- 培养目标 “转向应用型”
专硕要占硕士招生的三分之二,高校肯定优先保专硕。学硕缩招,本质是把资源留给能直接对接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三、2026 考研必看 3 条活路,别再瞎备考
- 别死磕学硕,专硕才是 “主流赛道”
除非你铁了心读博搞科研,否则优先选专硕。尤其是工科、医学这类重实践的专业,专硕就业率比学硕高,招生还多。
- 盯紧 “交叉学科”,捡漏机会在这
集成电路、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些新兴交叉学科,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增长点。虽然部分院校暂时停招,但长期来看,未来岗位多、竞争小。
- 先查 “停招风险”,再定目标院校
备考前一定要去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查近 3 年招生变化:招生人数连续降的、报录比突然飙升的、课程没更新的,赶紧换。别等复习半年,才发现专业停招了。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四、最后一句大实话:考研选专业,要看 “未来 3 年”
高校停招不是 “甩包袱”,是跟着社会需求调整。现在缺的是应用型、交叉型人才,所以专硕火、新兴学科热。
还抱着 “考个名校冷门专业混文凭” 的想法,迟早被淘汰。选专业前,先查行业趋势、看高校资源倾斜方向,比闷头刷题重要一万倍。
2026 考研,拼的不是努力,是眼光。方向对了,才能少走弯路!
华佗小知识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