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改名叫浙江省大学吧!”浙大新生数据公布,省内生源过多被群嘲

“改名叫浙江省大学吧!”浙大新生数据公布,省内生源过多被群嘲

华佗小知识 2025-09-10
导读读书选省内还是省外?这个问题真的只是地域不同那么简单吗?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选择在省内读书,可不仅仅是希望孩子离自己近些那么简单,作为过来人,多数家长都明白——在省内读书意味着占据更多的天然优势。差不多水平的985、211名校,选择省内的往往要比省外的竞争压力小许多,不仅如此,就连就业也会受到影响,多数大学生选择省外院校也只是想短暂地出去看看。而当他们揣着外省院校的毕业证书,回到家乡找工作就会发现:当地的企业相对而言更加青睐本省的名校毕业生,而一些外省的985、211名校,认可度也因地域的差异,

读书选省内还是省外?这个问题真的只是地域不同那么简单吗?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选择在省内读书,可不仅仅是希望孩子离自己近些那么简单,作为过来人,多数家长都明白——在省内读书意味着占据更多的天然优势。

差不多水平的985、211名校,选择省内的往往要比省外的竞争压力小许多,不仅如此,就连就业也会受到影响,多数大学生选择省外院校也只是想短暂地出去看看。

而当他们揣着外省院校的毕业证书,回到家乡找工作就会发现:当地的企业相对而言更加青睐本省的名校毕业生,而一些外省的985、211名校,认可度也因地域的差异,在HR眼中低了一个档次。

浙大新生数据公布,省内生源过多被群嘲

名校把更多的名额留给本省的考生,企业也更青睐本省的院校毕业生,这似乎是“约定俗成”的事情,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浙大这里,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福利”却变成了“不公”。

浙大的新生数据,究竟刺痛了哪一类人呢?浙江大学2025级本科生招生数据日前公布,总计65名新生中,浙江省内生源达3254人,占比接近50%。

而浙大也因为省内生源过多被群嘲,有外省考生和家长直言不讳地嘲讽:“浙江大学干脆改名叫浙江省大学算了”,可深挖名校对本省考生的关照,不难发现,浙大并非个例。

像广东的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985高校,也保持着近乎50%的本省生源比例,虽然教育部对部属高校在本地招生比例的指导性规定是不超过30%,但各个名校对具体的比例也有一定的自主把握空间。

30%的本地招生比例更像是一个参考指标,而非硬性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发展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毕竟招生计划制定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既要考虑国家层面的教育公平,也要兼顾地方发展的实际需求。

有浙江大学招生办的工作人员透露:高比例招收本省学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江省仅有一所985高校,而每年产生的高分考生数量众多,如果严格本省招生比例,将导致大量优秀学子无法进入顶尖高校,比例的把控也是为了平衡全国招生与服务本地发展之间的关系。

高比例招收本省学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浙大分配给外省生源的数量来看,按照3335人计算,分配到全国其他30个省区市,平均每个省份仍有100多个名额,相比某些省份仅有个位数名额的高校,浙江大学的全国招生布局仍保持着相对的开放性。

从规定来看也不逾矩、从合理性考虑也不过分的一个现象,为何会刺痛那么多外省考生、家长呢?或许是因为浙大的名气太大了,浙大素有“小清华”的美誉,在很多家长和考生心中,是仅次于清北的名校。

而越优质的名校,机会的竞争也越激烈,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外省考生和家长与浙大的机会失之交臂的时候,再看到浙江省生源的庞大占比后,内心的不满情绪也就随之产生。

但就如同招生工作人员所说的那样,“高比例招收本省学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批评某所高校的本省招生比例过高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不该单纯地给这一现象贴上“福利”或者“不公”的标签。

虽然现实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我们依旧期待——教育资源能够均衡发展,让不同地区的考生都能有相对公平的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名校。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