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至28日,由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新课程·新技术·新教材·新方法”初中地理种子教师培训会在宜宾市二中顺利拉开帷幕。此次培训紧扣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与创新核心,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吸引了全市多名地理学科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业盛会。
聚焦教材与技术,打开教学新视野
8月27日上午,宜宾市三中附属叙州区实验初级中学校的李霞老师开启专题讲座。她围绕八年级上册教材,深入剖析设计理念与实施关键,着重强调教学需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通过对比新旧教材中的真实案例,李霞老师帮助在场教师精准把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为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入提供了清晰路径。
宜宾市二中地理教师刘世勇带来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教学应用指导。他系统介绍了QGIS等工具的操作方法,并现场演示中国人口密度图、宜宾市地形图的绘制过程。生动的实操教学,让抽象的地理概念转化为可视、可感、可操作的学习体验,为教师们打开了技术赋能地理教学的新窗口。
深耕课堂与创新,激活教学新动能
8月27日下午,培训聚焦课堂实践与技术创新,宜宾市天立学校的张敏老师以《气候》为题展示课例。课堂上,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递进式问题链、组织合作探究等方式,生动呈现了新型课堂形态,让在场教师直观感受到地理课堂的转型方向与实践可能。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琴老师分享了智能技术助力课堂创新的路径。她指出,地理教学需以国家教育为引领,善用智能工具优化教学过程——从deep seek、豆包等AI工具到AR、3D可视化技术,通过多元技术融合,让地理课堂真正“活”起来,实现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的双重突破。
解读素养与评价,明晰教改新方向
8月28日上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韩加强老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带来了关于地理核心素养与新教材使用的深度解读。他从整体把握新教材出发,深入剖析核心素养的内涵,重点落脚于“如何运用新教材培育核心素养”,并提出“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方案。
韩加强老师还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策略,建议教师建立科学评价观:推动评价从“重视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从“考查知识”转向“发展能力”,为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优化评价方式提供了专业指导 。
总结交流促成长,凝聚教改新力量
参训教师们围绕学习心得与教学困惑展开热烈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积极尝试技术与教学的创新融合,争做地理教育改革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此次培训为参训教师搭建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桥梁,不仅提升了教师对“四新”理念的理解,更强化了其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为推动宜宾市初中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华佗小知识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