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化教育发布)
深化评价改革
助推课堂教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浙江省关于推进小学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衢州市小学数学综合评价改革实践,凸显评价的激励功能,增强评价的育人意识,提升教师的评价能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11月27日,衢州市2024年小学数学学科综合评价改革研讨活动在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举行。衢州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裴云姣老师、开化县教育研训中心的程明祥和余利军主任、各县(市、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展示
01
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方博浩
《两位数乘两位数》
方博浩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中,以学生的前测作品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真实经验出发,借助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接着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星级挑战题”进行巩固。整节课中,方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懂其他同学的方法,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巧妙地融入对孩子学习过程、学习习惯的评价。
观点报告
02
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余嘉嘉
《全程+分项——校本化学科作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余嘉嘉老师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以“县级分项等级评价”为参考标准,介绍“全程+分项”的作业评价体系,从作业评价的缘起、策略、过程和成效四方面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不同学段中的重点评价作业,以及各类作业的评价要求与细则。“作业评价”改革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订正、思考的习惯,实现用评价激励学生学、改进教师教的目的。
开化县小学数学教研员 程小凤
《以常规撬动评价——县域小学数学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
程小凤老师从“研读文件、剖析实情、实践探索”三方面整体阐述本县小学数学综合评价改革实践与探索。基于文件背景,程老师带领骨干教师开发设计符合县域实情的分项等级评价细则,从“习惯养成和习题命制”两方面重点介绍县分项等级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程老师从“常规”出发撬动“评价”,旨在为各校的综合评价改革提供脚手架,促进全县小学数学分项等级评价的整体发展。
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学 邹增梅
《立足儿童视角,聚焦评价过程——巨化三小数学分项等级评价》
邹增梅老师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将评价渗透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既有基于学习习惯的过程性评价,也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在学习习惯上,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兴趣和能力。在学习质量评价上,尝试了“无分卷”的命制研究,关注学生所获得的学业成就。
衢江区第一小学 郑爱娣
《“量”化标准,有“积”可循——小学数学学科分项等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郑爱娣老师结合本校“毛虫能量圈”奖励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将评价机制融入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从综合评价的总体规划到分项评价,打造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体系,着重对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业水平表现”进行细致的评价,旨在让评价成为学生素养发展的驱动引擎。
龙游县樾园小学 吴玲梅
《从形式到内涵——“地域+”非纸笔测评的实践探索》
吴玲梅老师从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纸笔的测评展开,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运用”等领域中的数学活动为评价分项。通过典型作业、板块过关和沉浸式测评等评价途径,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让测评真实有效的反映学生目前所处水平,进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江山市中山小学 郑雪平
《以评价为支点,撬动学生思维——数创节的设计与实施》
郑雪平老师的报告中重点通过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依托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思维。郑老师以本校的“数创节”为例,为我们具体展示如何以评价为支点,撬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从中可以看出活动支架和多样化的显性评价是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发展的重要助力,同时这也改变了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方式,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常山县育才小学 郑丽芳
《素养立意,评价赋能——小学数学分项等级评价校本化实施创新》
郑丽芳老师从“精定目标”、“搭建框架”、“操作策略”、“深化运用”这样四个方面讲述了小学数学分项等级评价的实施历程。在实施过程中,既关注全体学生的素养发展,又注重阶段性的评价,以求充分发挥评价的监测作用,以便进行教学的反馈和改进,进一步提升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专家指导
03
衢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 裴云姣
衢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裴云姣老师为本次活动作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裴老师围绕“全员、全面、全程”三个关键词,详细阐述了学科综合评价改革的具体内涵以及重要价值。对于本次小学数学学科综合评价改革区域化、校本化的实践阶段性成果,裴老师予以了高度的肯定,同时指出小学数学学科综合评价改革应从各区域、各校的实情、特色出发,构建与实施适于区域、学校的学科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以此来助推教师课堂教学变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今后衢州市小学数学学科综合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活动剪影
✦
•
✦
✦
华佗小知识
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