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孩子越来越不尊重你、无视你?逼、吼、骂都没用!真正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

孩子越来越不尊重你、无视你?逼、吼、骂都没用!真正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

华佗小知识 2024-09-23
导读开篇说个大事儿!今天的直播强烈建议每个有娃家庭都听一听哦。‍‍‍‍‍‍‍‍‍‍‍‍ 有孩子的家庭,绕不开的一件大事儿就是升学,现在大家都知道高中就分流了,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所以,有远虑的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只卷成绩,而是给孩子多几条腿走路。‍‍ 稍微做了些功课的都知道科创赛道是目前升学最大的红利。‍‍‍‍‍‍‍‍ 但科创白名单23大项300多个小赛项,你知道到底怎么选吗? 哪些要拼智商?哪些是拼家底?哪些最终一定是陪跑?哪些是躺赢? 机器人、信息学奥赛、编程、无人机、人工智能,傻傻看

开篇说个大事儿!今天的直播强烈建议每个有娃家庭都听一听哦。‍‍‍‍‍‍‍‍‍‍‍‍

有孩子的家庭,绕不开的一件大事儿就是升学,现在大家都知道高中就分流了,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所以,有远虑的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只卷成绩,而是给孩子多几条腿走路。‍‍

稍微做了些功课的都知道科创赛道是目前升学最大的红利。‍‍‍‍‍‍‍‍

但科创白名单23大项300多个小赛项,你知道到底怎么选吗?

哪些要拼智商?哪些是拼家底?哪些最终一定是陪跑?哪些是躺赢?

机器人、信息学奥赛、编程、无人机、人工智能,傻傻看不清未来的趋势?

站错了赛道,别说助力升学,花出去的钱、孩子错付的时间,再也没机会重来了。

今天,我请到了王博士给咱说的明明白白。

讲真,科创圈现在敢这么讲大实话的,打着灯笼难找了。

所以,今天强烈建议每个人都来听听教育界最大的信息差。

——以下正文——

办公室有个小伙伴最近就愁眉苦脸的,我问她咋了,她说,

别提了!

她要被孩子给气死了,明明她是我的孩子,怎么感觉我才是她孙子?

早上你叫醒她之后,提醒她快点穿衣服、洗脸,她就在那哼哧哼哧的生气;

路上你嘱咐学校好好学习,人家好一点翻个白眼,差一点直接就开怼了。

“你能不能闭嘴”、“烦死了”!

晚上回家后也是,基本上一天一小仗,三天一大仗。

甚至有一天,没忍住呼了她一巴掌,虽然知道动手不对,但看着孩子梗着脖子一脸不服跟你叫板的样子,自己还是被冲动掀翻在地。

听完,我只能说,我俩的处境不能说完全一样,只能说分毫不差。

因为,我明显感觉到CC的变化,总结4个字,就是更『不好惹』了

或许,这就是「前青春期」的威力。

如果你家也有一个8、9岁的孩子,如果他最近开始各种不服你,找到机会就想跟你大吵一架,就像一个被点燃的炮仗。

那么恭喜你,很可能你的孩子也在经历青春期前期的激荡。

欢迎收看本期的揭秘前青春期孩子的内心。

前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什么征兆呢?

1

症状一:

反应过激,更容易发怒

原因分析:

从“目的性行为”进行分析,孩子之所以更易怒,是因为以往的成长经验,他们可能认为“既然发脾气会让我得到想要的结果,那我为什么不发更大的雷霆,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更大更好的结果呢?”

小的时候跟孩子有冲突,他可能会害怕、内疚、慌张…

但现在,可能哪怕就是他的错,他表现出来的也会全是愤怒!

因为,这个阶段愤怒是武器,也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不是冲你。

父母切忌:以暴制暴

应对措施:保持冷静,以柔克刚

他愤怒,你也愤怒,只会让愤怒进一步升级。

一个孩子能学会管理愤怒,前提是她可以「安全的表达愤怒」。

所以,请允许孩子在愤怒的情绪待一会,让他有时间化解自己的情绪。

然后,平静下来之后,跟孩子聊聊到底什么让他生气。

  • “你刚才跟妈妈说话的方式让我很难过,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有这么大情绪?”

在听孩子说的过程,我们不要说话,只需要倾听就好了,不要试图去评判或说服,更不要反驳。

作为家长一定要记住,虽然你的孩子说的话观点不一定对,但他的话确实反应了他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只是感受而已。

2

症状二:

更不服你

如果你也有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相信你也能感受到孩子越来越不“听”自己的了。

以前讲道理还能听,现在是无论你说什么,是对是错,人家都不带听的。

是孩子惯坏了吗?还是以往我们的教育方法都错了?

原因分析:

是,孩子每一天都在变成熟,而我们却始终用同一种方式管教他。

之前我写过,有研究发现,父母的权威感主要来自5个方面:

权威定向家里谁做主,是谁管我的

知识定向:懂得多,知识、经验丰富,总是提供正确的建议和帮助

身份定向:对于父母、长辈要敬重的道德感约束

行为定向早期的规则意识,犯错要受惩罚

关心定向为自己好、爱自己

对于不同年龄的娃,“凭什么听父母的”原因,大不一样!

可以看到,10岁左右的孩子,父母的权威感主要来源于知识定向关心定向。

5岁之前超级有用的权威定向、身份定向、行为定向等等都不好使了。

如果再有前瞻性一些,来,睁大咱们的双眼瞧瞧13岁那年,那些数字变0的选项:

你说的都对、你说得贼有道理——0分

再不听话老子就揍你、不要你了、把你关小黑屋、再也不爱你了——0分

把孩子捧上天,你是个好娃啊,咱不能干坏事儿啊、没礼貌啊——0分

一看一个不吱声的,来集合吧。

你的说教、大道理、惩罚手段统统不管用了,甚至你越唠叨孩子越烦你。

应对措施:

这个时候还想跟孩子有话说,就还有两条路走:

  • 1.知识、经验丰富,可以提供帮助——这就要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知识上、经验上可以切实的帮助到孩子。

比如,在孩子和同学闹矛盾你可以出谋划策帮孩子解决,而不是说小孩子哪有那么多事。

比如,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你能护着他帮他讨回公道,而不是一句别人为什么只欺负你?

比如,做不出来的数学题,你不仅会还能用好几种解法,那孩子一定对你是大写的服气,你说的话他才会当回事。

  • 2. 真心理解、关爱——这和小时候管教后的情感升华还不太一样。

娃长脑子了,当他知道规则和尊重不是由权威者(父母)单方面的要求,而是可以共同约定时,他们就不会傻呵呵的你说啥他听啥了。

身份、惩罚没有啥约束力了,孩子更倾向和父母平等的对话。

这个时候公平、尊重,就不能只是口头说说了,你得真的听孩子说什么、他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越是学业重要,孩子叛逆的阶段,越要去忽视行为,关注情感的回应。

养孩子咱不能一个模式用到老,孩子在升级,我们的养育方式也要跟着调整升级。

3

症状三:

仇亲,对外人有多好,对你就多差

这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外边好好的,一回家面对父母就像个炮仗,一点就燃。

外人都在夸,这孩子越大越懂事。

emmm……可能是因为身上的刺都拿来背刺爹娘了吧。

有时候,你甚至会感觉自己是一个行走的活靶子,走哪儿都被娃针对。

这个时期的孩子说出来的话也非常伤人,“我讨厌你们”这都排不上号了。

惹急了甚至会说出“我才不想要你们这样的爸爸妈妈”、“我一点都不爱你了”、“活着真没意思”!

堵得你一晚上都睡不着。

当你胡思乱想一整天,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岔劈了?担心是不是孩子心理状况出问题了?

人家第二天又像没事人一样,一会抱你一会妈妈叫个不停,让你一度怀疑昨天的争吵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诊断:

别怀疑人生。

一边用力推开你,一边又想要你拥抱他,这就是拧巴的前青春期。

又希望,又不够成熟,又希望父母离我远点,又希望父母无条件爱我。

他们没办法处理好自己强烈的情绪,只能让把这种痛苦的情绪转移到父母身上。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客体使用”,孩子通过对父母展开攻击,来不断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确认自己。

虽然对父母来说比较残忍,但孩子都是通过否定\反击\反抗\攻击父母之路后,才走向成熟的。

父母切忌:硬碰硬,火上浇油

应对措施:倾听,但不反驳、不还击

虽然,孩子小时候咱们讲究,宁可激烈的直抒胸臆,也不虚情假意的隐忍。

但对于(前)青春期的孩子,还得忍字当先啊。

所以,当孩子开始挑衅你,找茬时,别上当。

咱拿出渣男那一套,只要有一个人冷静,这架就算是TA想吵也吵不起来的。

耳朵受点罪就受点罪,也别太端着父母的架子。

孩子说话态度不好就不好吧,听听孩子说什么,让他发泄一下。

自己内心那么激荡、学校、同伴间的压力那么大,孩子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家是安全的,放松的。

在外撑了一天,回到安全的环境,想释放一下,很正常。

你接住了,充当他的情绪垃圾桶,以妈妈的温柔卸掉孩子一身的压力,帮助TA恢复力量,孩子很快能从内心的激荡中平复下来。

如果你选择跟孩子正面对抗,那孩子内在的攻击释放不出来,只能转向内攻击自己,焦虑、抑郁、甚至想不开……

最后输的还是你。

所以啊,当孩子越来越不尊重你、无视你?

逼、吼、骂都没用,真正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跟着孩子一起升级!不要一条老方法3岁用到13岁。

C妈说:

大家一定要明白前青春期就是一道虚假的曙光。

无论你的孩子看上去多么像一个早熟的青少年了,无论从他的嘴里说出多么高大上、时髦的词语,这些也只是虚假的表象。

现实是,他们还只是一个大脑还没发育成熟,内心也不够成熟的孩子。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留白很重要,要求你可以提,但执行和结果上也要留有一些空间。

总结一句话保命就是:有求必应,不求千万别应。

- End-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