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择是志愿填报中的重要一环,是每届高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选专业因人而异,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针对选专业的共性问题,建议考生从以下几点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选,它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关于如何选择大学专业的建议:
一、向内求,从心出发。
高考选专业因人而异,在进行专业选择时,考生不妨先问自己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以内心的价值追求结合外部的经济发展需要,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是怎样的?通往理想职业又需要哪些专业的学习?这些问题要求考生考虑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科特长、个人需求、价值追求、职业理想、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生的希望等因素,分析自己到底适合哪些专业。
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存的社会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优势特长是唯一相对确定的事情,因此,高考选专业尽量尊重自己“真正的兴趣”。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某个专业很好,觉得自己对专业面向的某个职业很有热情,但是真实的环境可能跟你想象的大相径庭。是在了解了专业所通往的职业前景,并愿意为之持续投入精力、长久热爱的的志趣。这就要求考生填报专业时全面了解专业的实际情况,并从专业就业时的能力要求倒推,分析自己是否适合这一专业。
其次,考生只有在充分考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做出理性规划,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能否获得好的发展机会,与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学习等都有关联。因此,考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应是一个动态调整、持续优化、逐步聚焦的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升个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过于受他人影响,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自我深思熟虑、权衡利弊,统筹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自身情况,将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需要相统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更加充实和有成就感。
二、从国家战略出发
未来充满不确定,但在不确定中,国家战略规划目标照亮了前进方向,当个人的目标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相结合,才会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对于高考专业的选择,考生可将国家战略规划作为导航,把国家的需求作为奋斗的目标,先从国家中了解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趋势,匹配合适的行业、职业并以此为指引,结合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情况,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可以作为未来行业选择的重要指引。
科技前沿领域攻关
新一代人工智能
前沿基础理论突破,专用芯片研发,深度学习框架等开源算法平台构建,学习推理与决策、图像图形、语音视频、自然语言识别处理等领域创新。
量子信息
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发,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研制,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突破。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重点装备和高纯靶材等关键材料研发,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 MEMS)等特色工艺突破,先进存储技术升级,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发展。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脑认知原理解析,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类脑计算与脑机融合技术研发。
基因与生物技术
基因组学研究应用,遗传细胞和遗传育种、合成生物、生物药等技术创新,创新疫苗、体外诊断、抗体药物等研发,农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重大新品种创制,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临床医学与健康
癌症和心脑血管、呼吸、代谢性疾病等发病机制基础研究,主动健康干预技术研发,再生医学、微生物组、新型治疗等前沿技术研发,重大传染病、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
宇宙起源与演化、透视地球等基础科学研究,火星环绕、小行星巡视等星际探测,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地球深部探测装备、深海运维保障和装备试验船、极地立体观监测平台和重型破冰船等研制,探月工程四期、蛟龙探海二期、雪龙探极二期建设。
纲要把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列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行业领域。科技前沿领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
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云计算
加快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以混合云为重点培育行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云服务产业。
大数据
推动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可视化算法等技术创新,培育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完善大数据标准体系。
物联网
推动传感器、网络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培育车联网、医疗物联网、家居物联网产业。
工业互联网
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标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建设。
区块链
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
人工智能
建设重点行业人工智能数据集,发展算法推理训练场景,推进智能医疗装备、智能运载工具、智能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设计与制造,推动通用化和行业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推动三维图形生成、动态环境建模、实时动作捕捉、快速渲染处理等技术创新,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感知交互、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开发工具软件、行业解决方案。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另外,规划纲要还将数字经济部分单独列为一篇,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
以上领域广泛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能源建筑、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
三、从区域人才缺口出发
高校开设专业与所在地区背后的文化底蕴、教育资源和地理环境也是高考填志愿选专业的重要考虑因素。初步了解国家未来发展规划行业及产业后,还可以关注区域优势产业以及发展趋势。了解一个地区城市的产业结构和产业优势,可以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查询,许多地方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统计数据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辅助了解城市的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和支持方向。还可以通过行业研究报告来获取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与优势。各类研究机构、经济分析团队和咨询公司通常会编写关于某个城市或地区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深入分析了城市产业的布局、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几年各地发布的紧缺人才目录揭示了地区发展的重点主力行业,紧缺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详情。考生和家长想了解各地的重点产业链、行业机遇,可以从各地最新发布的年度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入手,从而找到在各地面向就业且前景良好的重点培养专业。
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产业和技术的日益升级使得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度会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紧密。职业分类作为制定职业标准的依据,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基础。
据公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版)》,我国职业数达1639个。了解具体的职业对技能的要求,有助于明确职业兴趣,对专业的学习也有指引作用。考生和家长可以关注新产业新业态,以及伴随着新的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新专业。在行动中自我提升,不断的实践了解行业、职业要求。有关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内容,从职业出发,看专业的选择。
2025届 各省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又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你想好报什么专业了吗?
很多专业名称相似,但学习内容、就业方向却大有不同!金融学、金融工程;社会学、社会工作;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今天整理了部分名称相似却大有不同的专业,填志愿前务必弄清楚哦↓↓↓
广东综合评价录取院校: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中文大学(深圳)、西湖大学、西交利物浦、BNBU、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高考升学是对同学未来的选择和规划,专业和志愿填报是每一个高三的同学都要经历的,短期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分数最大化的发挥利用,同时更要关注孩子未来的长远发展!让同学学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未来能学有所用,少走弯路!
华佗小知识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