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请假?谈何容易!老师就没有生病的权利?

请假?谈何容易!老师就没有生病的权利?

华佗小知识 2025-06-17
导读当办公室里同事咳嗽声此起彼伏,当讲台上老师强撑着沙哑的喉咙继续讲课,当发烧的班主任还在群里布置作业——我们似乎默认了教师就该是“铁人”。一句轻飘飘的“不舒服就请假啊”,背后藏着多少教师的无奈与辛酸?请假?谈何容易!“今天请假,明天的课谁来上?” “我请假了,班上五十多个孩子怎么办?” “请假条递上去,领导的眼神像刀子……” 这几乎是所有教师的心声。那所谓的“请假”二字,轻巧出口,却是一张密密麻麻的待办清单。那短短一日病假,并非停泊休息,而是另一场无休止的奔忙起点。调课?需在课表缝隙中艰难寻觅,需

当办公室里同事咳嗽声此起彼伏,当讲台上老师强撑着沙哑的喉咙继续讲课,当发烧的班主任还在群里布置作业——我们似乎默认了教师就该是“铁人”。一句轻飘飘的“不舒服就请假啊”,背后藏着多少教师的无奈与辛酸?

请假?谈何容易!

“今天请假,明天的课谁来上?” “我请假了,班上五十多个孩子怎么办?” “请假条递上去,领导的眼神像刀子……” 这几乎是所有教师的心声。

那所谓的“请假”二字,轻巧出口,却是一张密密麻麻的待办清单。那短短一日病假,并非停泊休息,而是另一场无休止的奔忙起点。

调课?需在课表缝隙中艰难寻觅,需低声恳求同事相助,需一遍遍在微信群里弯腰致歉。更莫提那请假条背后,或许意味着当月工资单上刺眼的扣减数字;更有甚者,当请假条递出时,迎来的未必是理解,而是领导微蹙的眉头与委婉提醒。

请假不只是个人选择,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难题。

请假羞耻:无形的道德枷锁

教师群体中弥漫着一种“请假羞耻”。社会将教师推上“蜡烛”与“园丁”的神坛,无形中剥夺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基本权利。发烧上课成了“敬业”,带病坚持成了“美德”,而正常请假反而成了“不负责任”。

系统困境:无人接手的课堂

许多学校师资紧张,一个萝卜一个坑。教师请假,往往意味着同事要额外承担课时,或者学生面临“放羊”状态。学校管理机制缺乏弹性,代课教师储备不足,让请假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谁在绑架教师的健康?

  • 社会期待的神化滤镜: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悲情叙事,将教师工具化,忽视其血肉之躯。
  • 学校管理的僵化: 重教学秩序轻人文关怀,请假流程繁琐,代课机制缺失。
  • 教师自身的道德枷锁: 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让教师习惯性自我牺牲。

改变,从看见开始!

  1. 社会需要祛魅: 教师不是神,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有权疲惫,有权生病,有权休息。
  2. 学校管理要“暖”起来: 建立科学代课机制,简化请假流程,用制度保障教师休息权。
  3. 教师请放下“道德包袱”: 带病上课不是美德,而是对学生和自己的双重不负责。休息好,才能教得更好。

当一位教师因病倒下,损失的不只是一堂课,更是整个教育生态的健康循环。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若连育人者的健康都无法保障,我们又如何期待它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下一次看到老师带病坚持,请别急着赞美。

那声咳嗽里,藏着整个系统的心痛。

转发支持,让教师的健康权利被看见!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