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假的!多地高考生收到这类短信,不要上当!

假的!多地高考生收到这类短信,不要上当!

华佗小知识 2025-06-12
导读(来源:福州市总工会) 日前,部分高考考生收到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多地官方已提醒,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绝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信息,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江苏近日,部分高考考生收到所谓“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郑重提醒:此类短信均为诈骗!海南记者从海南省考试局了解到,近日部分高考考生收到所谓“海南省考试局”的短信,称“考生答题卡信息异常,成绩暂无效”“考试中存

(来源:福州市总工会)

日前,部分高考考生收到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多地官方已提醒,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绝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信息,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江苏

近日,部分高考考生收到所谓“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郑重提醒:此类短信均为诈骗!

海南

记者从海南省考试局了解到,近日部分高考考生收到所谓“海南省考试局”的短信,称“考生答题卡信息异常,成绩暂无效”“考试中存在违规行为,计为0分”

海南省考试局提醒,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考试部门绝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信息。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收到可疑短信,切勿轻信,不点击链接、不回拨电话、不透露信息、不转账;有疑问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遭遇诈骗立即报警。

天津

记者从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近日,天津市部分高考考生收到所谓“天津市教育考试院”的短信,称“在某某科目考试中被AI监考监测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

郑重提醒:这是典型的诈骗类信息。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提高辨别能力,切勿相信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四川

近日,部分高考考生收到所谓“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如果收到此类短信,不要上当。

浙江

近日部分考生收到了所谓“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违规行为,成绩记为0分。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谨防上当受骗。

2025年高考迎来了“交卷”时刻,但谨防诈骗一刻也不能松懈。6月9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联合发布高考查分录取阶段防骗预警,通过典型案例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擦亮双眼,谨防诈骗。

套路1

“免试”入校

招生录取诈骗中,最常见的就是不法分子声称可以“免试”入校。他们会通过伪造文件、印章,发布“咨询电话”,假冒“××招生信息网”或“××高校招生网”等身份,向家长索取“定金”。一旦家长轻信,转账汇款,等来的只能是伪造的通知书,或是直接被骗子拉黑。

案例回顾

小张父母报警称网上有人主动联系小张,对方自称是某招生机构的老师,表示自己有“内部指标”可以给小张留个名额“免试”入校,后要求小张父母转账2000元作为定金。直到小张父母找到学校招生办,核实后发现没有“免试”入校这回事,才意识到被骗。

防骗提示

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招生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所谓的“特殊渠道”“内部指标”。同时,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声称有“特殊渠道”“内部指标”等,收取了“指标费”“录取费”等费用即可入学的,都是诈骗!

套路2

帮助改分查分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声称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或者散布考生“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内部加分”“交钱包过”等诈骗信息,声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骗取事主转账。

案例回顾

小李的母亲在其高考后不久,手机上收到一条“查询高考成绩”的短信。李母一看,便迫不及待地点击短信中的链接,跳转到所谓查分网站。根据页面提示,李母填写了小李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自己的手机号、银行账户信息和短信验证码。很快,李母收到银行账户转账的提醒,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防骗提示

自称收取费用后可通过“特殊途径”更改高考分数的信息纯属。广大考生及家长在查分时,应认准教育考试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更不能随意泄露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信息。

套路3

冒充高校人员进行招生

诈骗分子自称是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点招指标”“补录”等名额,向考生和家长承诺“交钱就能保录取”,这是招生诈骗分子惯用手段。然而,当家长将定金如数交上后,他们可能伪造假通知书,或者干脆卷款逃之夭夭。

案例回顾

史女士在家中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称自己就职于某职业技术学院,承诺可通过“特殊渠道”帮助史女士儿子补录入学,因其儿子高考成绩未达录取线,需支付45000元“办事费”。不久后,对方以“追加打点费用”为由再次索要10000元,随后将史女士拉黑。直到史女士前往学校核实情况,发现对方承诺的入学事宜纯属虚构,才意识到被骗。

防骗提示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费用。考生分数未达投档线,无法提档。不要相信冒充高校人员所谓“内部操作”的谎言。

套路4

帮助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前夕,不法分子谎称掌握“内部大数据”,以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为名,诱导考生及家长缴纳高额“咨询费”“服务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回顾

孙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则“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广告,便联系对方,对方添加了孙女士微信后要求支付799报名费,后又以可以一对一辅导,做细致化服务为由,让孙女士转账29元。此时孙女士发觉不对劲,于是向对方索回报名费。对方表示不同意,孙女士再发消息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防骗提示

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所需的数据信息(如今年招生计划、去年的录取最低分及位次等)均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编发的《江苏招生考试(2025招生计划专刊)》《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2022年)》》《2025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百问》及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等公开渠道获取。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官方主办机构,等待学校通知,对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商业咨询服务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为准。

套路5

申领“助学金”需先交押金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自称为教育部门或高校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以“再不领就过期”的名义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手续费,实则是骗取资金。

案例回顾

小金家中生活困难,但他学习优异,考取了理想的大学,打算通过助学金和勤工俭学交齐学费。他收到自称录取高校学生处的负责人的电话,称了解小金的家庭情况,可以为其申请助学金,但要先交1000元的报名费,小金信以为真,到了学校后才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防骗提示

考生及家长如果接到自称高校或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声称要发放“国家助学金”“助学扶助款”时,应及时拨打高校或相关部门公布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切勿在领取款项前缴纳任何费用。

来源:央视新闻、江苏省总工会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