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来说,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考上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最终组建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伴随着这种深深的期望,很多学生也不负众望,默默努力,最终以过人的努力和成绩,跨入了自己心中向往的大学殿堂,付出的辛苦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2011年,张典,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怀着无尽的希望站在了武汉大学的大门口,手握着来自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然而,令人无法想象的是,时光飞逝,到了2015年,临近毕业时,张典竟然发现自己至今没有拿到毕业证书。通过一番打听,他最终找到了学校的领导办公室,经过简单的查询,领导告诉他,根本没有张典的录取记录。
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张典并非天才,而是一个成绩中等的普通高中生,在班级里一直是平平无奇的存在。如果一切按常理发展,他的高考成绩只能让他进入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然而,命运常常给人带来意外。在高考当年,张典发挥失常,甚至连一所普通的三本院校也勉强无法进入。此时,张典面临着人生中的两个选择:要么重读一年,重新挑战高考,要么选择进入一所不错的专科学校。就在他陷入犹豫之际,亲戚的到来给了他一线希望。
那位亲戚告诉他,自己有关系,可以把张典送到一所不错的大学——武汉大学。经过父母的同意,亲戚联系了“关系”,向他们承诺,只需要15万元,就能确保张典进入武汉大学。虽然张典的父母对这种事感到有些怀疑,但在亲戚的劝说下,他们最终决定相信,于是付了钱。不久之后,张典果真拿到了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张典满怀激动,带着行李来到武汉大学的大门口。当时,迎接他的只有未来的导员王杰和三名提前到达的同学。报到后,他们被送往一个军事训练基地进行军训,张典与其他20多名同学一起开始了这段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军训结束后,王杰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告知他们一年的学费是15000元,住宿费3500元,总共需要18500元。张典对此产生了疑问,因为他听说名校的学费通常会很低,为什么这里的费用如此之高。王杰告诉他,武汉大学虽然是名牌大学,但某些专业的学费是较高的。张典没有多想,心想既然已经进了大学,就不可能会被骗。
很快,张典和另外五个同学被分到了金融六班。王杰在带领他们进入教室时特别提到,他们是插班生,需要多加关照。课程表也随即交给了他们。之后,王杰带领他们来到了宿舍,令张典惊讶的是,他们并没有被安排在学生宿舍,而是住进了武汉大学的教工宿舍,六个人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尽管一切看似正常,张典逐渐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有些不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典开始产生了怀疑。在每一次点名时,他和另外五个同学的名字从未出现在点名册上,虽然他们询问了多次,但得到的回答总是相同的:点名册上没有他们的名字。甚至在问过辅导员王杰后,他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最让张典感到奇怪的是,他们既没有学生证也没有饭卡,这意味着他们无法进入图书馆和食堂,只能在外面用餐。王杰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是通过特殊渠道进入学校的,所以没有学生证和饭卡。
更让张典不解的是,考试时,他们六个人也并没有与班级同学一起进行考试,而是由王杰组织,和之前的20多个同学一同进行。每次考试前,王杰都会提醒他们要好好考,并且告诉他们,成绩会直接寄给他们的父母。尽管如此,张典从未收到过任何成绩单。班上的同学们也察觉到了他们的不寻常,因为他们从未参与点名,也无需完成作业,甚至上课打瞌睡也没有人提醒。
有一天,其中一位同学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帖子,提到没有学生证、饭卡,且老师从不点名的学生很可能是被骗了。这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情况。尽管心中有疑虑,但他们依然没有将这些问题提出来,毕竟他们是通过特殊渠道进入的,或许确实有一些不同之处。
四年匆匆而过,当大四下学期,到了论文答辩的时刻,张典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一直处在一个不真实的大学生活中。当其他同学都在忙着答辩并接受指导老师的帮助时,他们却没有任何人来指导。于是,张典和其他五个同学决定再次去找王杰,然而他们找来的不仅仅是空无一人,连王杰的电话也始终无法接通。
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被深深地欺骗了。于是,他们开始登录学信网查询自己的学籍,结果发现自己的名字根本没有出现在学籍系统中,其他五个同学也是如此。慌乱中,张典打电话给父母,得知情况后,张典的父母立即赶到武汉。
张典等人决定先稳住诈骗者,于是联系了王杰的同伙周泰。周泰向他们保证会处理好此事,并告诉他们,如果以后想考研,还可以继续与他们联系。很快,张典的父母也赶到了武汉,他们约见了周泰和之前办理录取通知书的陈华,随后报警处理。
案件最终水落石出,犯罪嫌疑人被警方逮捕,武汉大学也明确表示,他们从未与这些人有过任何合作,张典根本不是武汉大学的学生。尽管大白,犯罪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张典等人错失的四年大学时光却永远无法找回。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永远不要动歪心思,也为那些受到欺骗的人上了一堂深刻的社会课。
华佗小知识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