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高校排名大调整:福州大学第3,福工大学第8,江夏学院第17

2025-05-03 来源:华佗小知识

科学出版社最新发布的《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引发广泛关注,福建省高校版图迎来显著变化。厦门大学稳居省内榜首(全国第20位),以7星级评价蝉联“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称号。福建师范大学(全国71位)和福州大学(全国72位)分列省内第二、第三,两校均获评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

农林大学(95位)、华侨大学(113位)、医科大学(187位)等传统强校保持优势,而集美大学、闽江学院等应用型高校排名稳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简称“福工大学”)与福建江夏学院表现亮眼,成为本轮调整中的焦点。

福州大学:从区域标杆到全国突围

作为省部共建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州大学的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持续发力,近年在新能源、集成电路领域获批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24年,福大牵头成立的“闽都创新实验室”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学研融合模式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学校还通过“嘉锡学者”计划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推动学术影响力与国际排名双线增长。在办学层次上,福大已形成“本-硕-博”全链条培养体系,202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高端制造业签约率同比上升23%。

福建理工大学:应用型高校的逆袭样本

福建理工大学(全国261位)以“区域高水平大学”身份跻身省内第八,成为本轮排名最大黑马。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其土木工程、机械设计等专业长期对接福建“海洋强省”“数字福建”战略需求。2024年,学校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新能源产业学院”,首创“课程链+产业链”培养模式,毕业生入职重点企业的比例突破40%。

福工大学还深化闽台合作,与台湾逢甲大学共建的“智能建造联合实验室”落地平潭,成为两岸教育融合的示范项目。校长在采访中表示:“聚焦产业痛点,培养‘能动手、敢创新’的工程师,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核心逻辑。”

江夏学院:地方院校的破局之道

福建江夏学院(全国389位)以“区域知名大学”身份攀升至省内第17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这所2010年由多所专科院校合并组建的新兴本科院校,凭借“经管法”学科群的差异化定位快速崛起。

其金融学专业与兴业银行共建“金融科技实训中心”,2024年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法学专业依托“海丝中央法务区”承接35项地方立法咨询项目。

福建高教:多元生态下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排名折射出福建高等教育从“单极引领”向“多极共进”的转型。传统综合性大学持续深耕基础研究,应用型高校聚焦产业需求,地方院校探索特色化路径,共同构建起层次分明的高教体系。随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政策的推进,福建高校在海洋科学、数字经济、闽台文化等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