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我的英语教育观

我的英语教育观

华佗小知识 2024-11-23
导读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所谓“……的观”是行动的基石和指南。当然,英语教育观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多年的实践、调整和完善,才能趋于合理、成熟。 英语教育观与英语教学观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英语教育观涉及对整个英语教育的宏观认识和主张,包括教育思想、目标等方面;而英语教学观则更具体地关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如综合教学理念、多模态语言教学理念等。简而言之,教育观是上位概念,教学观是其下位、具体的体现。 以下是我的英语教育观: 一 先学好了再教学生。这里说的“学”有两层含义:

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所谓“……的观”是行动的基石和指南。当然,英语教育观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多年的实践、调整和完善,才能趋于合理、成熟。

英语教育观与英语教学观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英语教育观涉及对整个英语教育的宏观认识和主张,包括教育思想、目标等方面;而英语教学观则更具体地关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如综合教学理念、多模态语言教学理念等。简而言之,教育观是上位概念,教学观是其下位、具体的体现。

以下是我的英语教育观:

先学好了再教学生。这里说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英语学习,二是指英语教学方法的学习。

如今,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都是在本科以上,可是这并不等于他们的英语学好了。如果有教师认为“我的英语再怎么样糟糕也要比学生的强。”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英语水平有上中下之分,如果我们的水平在中等水平之下,这意味着我们对这个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是浅尝辄止的,很有可能我们在教学生英语的时候概念讲得比较模糊,语言能力的训练要么做不到循序渐进,要么拿捏不好训练的火候和强度。

我再说得更直白一些:假如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英语水平一般般,毕业参加教学工作之后又不继续学习英语,我们的英语水平一定会严重下滑。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不进则退,英语学习更是如此。

即使教师的英语水平真正比学生好很多,但如果他不熟悉英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他照样教不好学生。

有一个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十分流利,但他上课只顾自己说得痛快,没有考虑如何启动学生,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多开口说英语。坦率地说,这种教学行为表明他严重缺乏教学法方面的素养。

“爱心”“耐心”是师德的具体体现。教师是人,不是神,社会不应该用过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教师。然而,这一行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具备最起码的师德标准。

我对“师德”的理解是:我们对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我在当中学教师时经常和学生们说:“你可以不喜欢英语,但不可以忽略我的人格魅力。”

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英语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友善对待他们。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可我却认为:“亲其师,不一定要信其道。”教师教授学生学科知识和本领固然是己任,但教书育人,与学生共同身心健康地成长才是最关键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有些教师自己并不喜欢英语,教英语也许是迫于生计,遗憾的是,他们经常和学生说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如“英语如何如何重要,你们要好好学习”等等。我们要相信,如果我们真喜欢英语,学生他们会感觉出来。即使教师很喜欢英语,我们也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喜欢人和事都要经过一个过程,每个人醒悟点的到来时间先后很不一样。在脑洞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我们还得静待花开。

己所欲,也不要急于施于人。

英语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语言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无法一蹴而就。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逐步掌握语言技能,这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慢”与“艺术”。不少教师虽然也明白“欲速则不达”,但还是习惯赶教学进度,学生们的英语学习长期处于“囫囵吞枣”的状态,此风似乎愈演愈烈啊!

英语教师要努力发挥示范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习得和学习态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要发挥示范作用,教师需注重发音准确、语法规范、表达流畅,同时展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组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模仿、体验,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

英语教师要尽量做到“一点懂一切,一切懂一点”。如果我们把英语教学比喻为一条鱼,那么英语学习就是养活英语教学这条“鱼”的活水河。学习即使不是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也应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长时间不学习,往轻里说是没有了对教学的正确感觉,往重里说是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一星半点的知识最危险。”(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三天不学习,教学无新意;半年不读书,有书也不读。”等励志的话语经常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不断鼓励我即使退休了也不懈怠,持之以恒地学习。

做一个“准”心理医生。在中小学做一名心理医生是不容易的,需要有相应的资质,但英语教师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英语教师作为“准”心理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因材施教:英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这要求他们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压力。

(2)心理素质培养: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3)减轻压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这十分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

用“精、气、神”去影响学生。英语教师用“精、气、神”去影响学生,是因为“精”代表着专业知识的精准传授,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准确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气”则体现了教师的激情和活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神”则是指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能够影响学生的品格和态度。这种影响不仅限于语言学习,更能够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人生观念。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用“精、气、神”去影响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完善学科管理水平。英语教师完善学科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获得系统、有序的语言学习体验。完善的管理能优化教学资源,激发教师潜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为他们的语言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有些教师容易把“学科管理”和“班级管理”搞混淆。例如,一个英语教师上课时学生闹哄哄,她下课后向班主任抱怨学生不守纪律,太吵闹,其实这个教师不明白学生的吵闹有很大的责任是她的学科管理能力薄弱造成的。“学科管理”是每个任课教师的职责。

学科管理与班级管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管理对象:学科管理主要关注某一学科的教学过程、资源分配和效果评估;而班级管理则针对整个班级,包括学生行为、班级氛围、家校沟通等。

(2)管理目标:学科管理致力于提升学生在特定学科的学习效果;班级管理则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业、品德、社交能力等多方面。

没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培养不出具有优良思维品质的学生。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学智慧不仅指教师的知识储备,更涵盖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的能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往往受到教师引导方式、教学环境的深刻影响。

培养教师教学智慧的途径包括:持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参与教研,交流教学心得;关注教育前沿,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改进。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优良思维品质的学生。

“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实际上也是对教师的要求。“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它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英语教师作为语言教育的关键角色,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因此,这些核心素养自然成为对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英语教师应该怎么办呢?

(1)熟悉核心素养:英语教师需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教学目标。

(2)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应精通教材,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践行素养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来源丨李陆桂Englishlearner

明师俱乐部进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师投稿箱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