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 通讯员 叶新昱 陈城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光明区的小学语文大家庭相聚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开展2024年光明区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研读活动(第一阶段)。
本场活动的第一个主题是“单元教材解读”,邀请到朱晓玲副校长开展专题讲座。朱校长从三个角度为大家进行了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的教材解读。第一是通读教材,依循课标,精准拟订单元总目标。她指出,我们需要从整体视角通读教材,不仅包括寻找单元中课文、课后习题的共性,还要精读课标,时刻贯穿语文核心素养,了解并运用配套练习册《知识与能力训练》来帮助我们进行单元总目标的拟定。
第二是创设情景,搭建框架,丰富语文实践活动。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第三是强化语用,嵌入评价,助力目标平稳落地。我们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制定可固定、有梯度、有生成的量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接下来,东周小学语文科组长刘家欣老师带来了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坐井观天》《寒号鸟》教学设计分享。刘老师首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备课四件套”——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知识与技能训练》,这四本书分别提供了素养导向、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反馈的功能。刘老师的两篇教学设计都创设了贴合学生生活的情境,很好地运用词串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借助《知识与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巩固旧知也是设计的一大亮点。
随后,光明区实验学校科组长沙彬琪老师带来了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的分享。本单元需要学生感受领袖和先烈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传统教育。沙老师在提炼了单元几篇课文的共同点后,指导老师们以关键词语为支架,以讲述为方法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她同样注重词串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一致性的贯彻,在课堂进行中自然而然地补充领袖的资料介绍。阅读关于领袖的更多故事,将领袖的事迹讲给更多人听的作业也巩固了本单元人文主题的落实。
接下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骨干教师李泽婷老师带来了《坐井观天》一课无声试讲展示。本次教学以“井”的演变开篇,手写教学引领文化韵味。通过梯度词串朗读,巧妙引出两位主角,生动有趣。结合生活实例,深化“沿”字理解,动手教写加深记忆。精选词串,编织创意故事,激发无限想象。分角色朗读对话,梳理观点,专业指导提升朗读魅力。独创口诀巧辨“喝”“渴”,即时检验成效显著。鼓励学生跨越课文,想象小鸟翱翔见闻。精彩课文表演,点评促进成长。最终总结深刻道理,续编故事,让创意与智慧同飞,点亮了学习之路。
活动最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李晓艳校长进行了活动小结。在小结之前,李校通过接龙的方式请在场的老师们回答两个问题:“你听到了什么”“听后你可以做什么”,老师们充分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回校后的行动。李校长还向老师们表达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把此次贴合教学实践的培训内容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将教学设计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学为主,设计有效的“学的活动”,只有经过“折腾”,学习才能真正在孩子身上发生。
华佗小知识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