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教育集团总部形象墙
20、幼儿园课程理念往往反映出课程编制者的儿童观和
A.教育观 B.教学观 C.教养观 D.教师观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签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显性课程
22、学期计划
23、课程实施过程
24、表现性区域
25、评价准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6、简述适合使用表现性目标的情况。
27、简述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所具存的优越性。
28、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四要素及其关系。
29、简述家园合作中家长的角色。
30、简述区域活动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结合实际,认述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32、试述主题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3、案例:在大班“我的本领大”主題活动中,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些常用小工具,让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初步积累了一些使用小工具的经验但是这些探索是个体的、局限的,有的幼儿甚至还不会操作,有的幼儿碰到困难后就退缩了。因此,教师又设计了“厨房小工具”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说说我知道的小工具”“什么时候需要用小工 具”“这是用什么工具做出来的”……
请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评价上述案例。要求:所采用的理论正确;逻辑思路淸楚;分析有理有据;语言表达流畅。
六、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0分)
34、设计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快乐的小鸭子》。 设计要求:
(1)活动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准备允分到位;
(3)活动方法恰当适宜、灵活多样;
(4)活动过程结构完幣,动静交替;
(5)活动延伸具有现实意义。
2018年4月髙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394)
一、单项选择题0: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
l.D 2.C 3.D 4.B 5. D
6. A 7.C 8.D 9.A 10.D
11.C 12.B 13.A 11.B 15.C
16.D 17.B 18.B 19.C 20.A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毎小题 3分,共15分。
21.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影响。(2分)又称为正规和形式课程。(1分)
22.学期计划是教师对一个学期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2分)是指导班级一个学期各项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的依据。(1分)
23.课程实施过程是指幼儿园教师将课程计划转化为具体教育行为的过程。(3分)
24.表现性区域是指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引导下。(1分)利用区域中的各种材料,(1分)进行自我 表现与表达活动的区域类型。 (1分)
25.评价准则是对评价活动的内容或某些方面的质的规定(即对被评属性的规定)。(3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6.(1)表现性目标在一些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活动或需要高级认知参与的活动中体现得较多;(2分)
(2)表现性目标比较适合表述中长期目标。(1分)
(3)表现性目标可以表述情感态度类的目标。(2分)
27.(1)注重评价儿童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1分)
(2)评价与教学的有机联系,而不是脱离或中断教学过程;(1分)
(3)能注意到儿童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现等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评价幼儿的知识技能;(1分)
(4)它促使教师了解与认识儿童个人独特的学习风格并加以鼓励,而不以单一的评价方式来区分成就高低;(1分)
(5)它促使儿童与家庭都积极地参与评价的过程。(1分)
28.(1)四要素:课程目标;(1分)课程内容;(1分)课程实施;(1分)课程评价。(1分)
(2)关系:四要素之间相互影晌、相互作用。(1分)
29.(1)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
(2)学习环境的共同创设者;
(3)儿童经验的观察者和分享者;
(4)幼儿园教育事务的志愿者。
(注:毎点1分,全部答对得5分。)
30.(1)活动自主性高; (2)个体化活动主; (3)指导具有间接性。
(注:每点2分,全部答对得5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1)深度开发本园所拥有的优势课程资源;(2分)
(2)定向开发本园欠缺的课程资源;(2分)
(3)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2分)
结合实际论述。(4分)
32.(1)防止“拼盘”现象。(1分)
①单元主题活动强调事物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但是,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是自然而然的、有机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杂烩。(2分)
②单元主题活动尽量涵盖各领域的学习,做到均衡布局,但是,并不意味着一个主题必须无所不包,为了追求全面和表面上的领域均衡而出现拼盘现象。(1分)
(2)处理好活动计划和幼儿经验建构的关系。(1分)单元活动的设计必须遵循灵活性原则,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留出空间。计划应对各祌可能先分预估,但不要过细过详而忽视幼儿的主动建构,导致以教师为中心。(2分)
(3)巧妙控制主题活动的容量。(1分)
①勿追求过多的活动。过量的活动会造成目标重复或教育浪费。(1分)
②避免教育空缺。活动设计时要防止出现“死角”,特别是一个学期内的多个主题应当能够承载该年龄段比较全面的发展目标,如有缺失势必造成教育盲区,影响幼儿的发展。(1分)
华佗小知识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