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江苏中小学收费迎来“三变两禁”,家长钱包和心情的双重利好!
随着新学期的脚步临近,江苏省的家长们无疑迎来了一份重磅的“定心丸”。2025年9月1日起,一项旨在规范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的重磅通知(苏发改收费发〔2025〕740号)将正式落地实施。这项新规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彻底堵住了学校乱收费的“暗箱操作”,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教育环境,同时也为广大家长的钱包和心情带来了重大利好。
“清单制”让收费明明白白,家长心中有数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在于,新规首次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了中小学的收费项目清单。这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项目将被严格限定,仅保留6项服务性收费和6项代收费。同样,普通高中的收费项目也得到了清晰明确的界定。任何超出此清单范围,以“材料费”、“活动费”等名目进行的收费,都将被视为违规行为。
例如,在课后服务方面,财政补贴的比例得到了提升,家长每学期的自付上限被控制在300元以内。在一些地区(如沭阳),甚至实现了财政全额承担课后服务费用。而社会实践活动,也仅限于门票、交通、住宿等必要的刚性成本的收取,例如在张家港,五年级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费用就被明确控制在121元。就连伙食费,也规定得非常细致:请假未就餐的天数,必须按照天数进行退款,同时,学校食堂的收支必须实现“零利润”运行,确保费用公开透明。
“零费用”惠及弱势群体,教育公平触手可及
新规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通过“零费用”,将教育公平的理念落到实处。
农村公办寄宿生: 彻底免除了住宿费,让更多农村孩子能够安心学习。
残疾学生: 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杂费和相关服务费用都将被全免,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困难家庭: 无需任何申请,困难家庭的学生将自动获得课后服务等费用的减免,切实减轻家庭负担。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营利与非营利边界清晰
对于民办学校,新规也进行了明确的分类管理。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其收费标准将由进行严格审核,同时严控收费的涨幅,确保收费的合理性。
营利性民办高中: 虽然在定价上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若出现异常的涨幅,将面临监管部门的约谈,以此来防止过度的逐利行为。
坚决杜绝“清单外”收费与资金挪用
新规严厉禁止任何形式的“清单外”收费。学校不得以“自愿”为名,变相增设收费项目。校服、教辅等代收费项目,必须经过家长书面同意,并且学校在其中不得赚取任何差价。
同时,资金的挪用和截留行为也被严令禁止。所有代收款项(如教材费、研学费用等)必须全额、及时地转交给服务提供方,不得在学校滞留。而服务性收费,学校必须定期公示详细的支出明细,接受家长的严格监督。
强制公示与制度化追责,让收费过程透明化
为了确保收费的公开透明,新规采取了强制公示的措施。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相关的举报电话,都必须在学校官网或公告栏进行公示。如果学校未按规定公示相关费用,家长有权拒缴。
此外,追责制度也得到了强化。学校需要主动自查收费行为,教育和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进行督查。一旦发现违规收费行为,相关学校将面临通报批评、约谈,甚至行政处罚。
以清单制斩断乱收费根源,以监督守护教育纯粹
江苏此次出台的新规,以“清单制”这一创新模式,从源头上斩断了学校乱收费的根源。通过财政补贴的加大,切实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以刚性的禁令,坚决守护了教育公平的底线。对于家长而言,只需密切关注收费清单,妥善保管好相关票据,并积极行使监督的权利,就能有效地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更重要的是,守护了教育本身的纯粹与神圣。
家长们,您孩子的学校收费是否足够透明?当遇到不合理的收费时,您会如何应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和看法,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华佗小知识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