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多所民,一次性录满!

多所民,一次性录满!

华佗小知识 2025-08-22
导读今年民办高校的录取呈现出“两重天”:一方面,一大批民办高校出现招生计划大额空缺的情况;另一方面,一批优质民办院校生源充足,实现了一次性录满。生源无疑是民办大学的生命之源。对学校而言,一次性录满是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的直接体现。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次性完成招生计划意味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就业前景等获得了考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小编搜索各校的公开报道,梳理出实现了一次性录满的普通民办高校名单(不完全统计)。注:不含西湖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仅包含在本省一次性

今年民办高校的录取呈现出“两重天”:一方面,一大批民办高校出现招生计划大额空缺的情况;另一方面,一批优质民办院校生源充足,实现了一次性录满。

生源无疑是民办大学的生命之源。对学校而言,一次性录满是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的直接体现。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次性完成招生计划意味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就业前景等获得了考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小编搜索各校的公开报道,梳理出实现了一次性录满的普通民办高校名单(不完全统计)。

注:不含西湖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仅包含在本省一次性满额录取的民办高校。信息整理自各高校公开新闻,名单为手动统计,疏漏院校欢迎补充。

招生火爆!多校一次性完成招生计划

本次收集到的一次性录满的名单中,浙江、广东两地的民办高校较多,具体来看浙江省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5所院校在省内普通类招生计划全部一次性完成。广东的珠海科技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东莞城市学院等高校实现一次性满档。

四川的成都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都东软学院3所高校及陕西的西京学院和西安培华学院均一次性完成招生计划。此外,河南、黑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也均有民办高校实现一次性录满。

学校自身的内涵建设是实现一次性录满的根本原因。黄河交通学院聚焦交通领域,建成重点学科并深度对接产业,实现自升本以来,每年均实现一次性满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方向融入教学,今年浙江省内一段线计划一次性录满,计算机类专业投档线远超省控线。同时,部分学校积极推进硕士点建设,提升办学层次,例如西京学院已拥有11个硕士点,这些都显著提升了学校的吸引力。

两重天!大批民办高校招生遇冷

在这些民办高校备受追捧的同时,多地数据显示一大批民办高校招生遇冷。

据南方日报统计广东省普通高考本科批次投档情况,全省23所民高校中,14所民办高校未招满(61%),总缺额超过2.5万人。媒体分析称,部分学校招生挑战较为严峻,招生空间受地域制约明显,与珠三角城市高校形成对比,需通过专业优化、产教融合提升吸引力。

湖南公布2025本科批第一次投档分数线,据了解,投档线为空的表示该院校专业组线上生源不足。统计数据显示,共有111所高校在湖南省出现了“生源不足”的情况,涉及77所民办高校。

北京本科普通批征集计划涉及46所高校,其中民办高校29所。(注:一般高校参与征集志愿是由于招生计划未完成,也有高校属于新增招生计划)招生计划1938人,其中民办招生1876人,占比97%。其中,某科技学院(583人)、某管理学院(407人)缺额人数较多。对比其在北京的计划招生数,2所高校的缺额比例超过60%,分别为81%、69%。

此外麦可思研究还梳理了北京民未录满专业的具体情况,其中缺额人数较多的专业分别是财务管理(195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6人)、酒店管理(167人)、会计学(139人)、人工智能(93人)。(注:高校招生缺额原因复杂,缺额专业不等同于劣势专业,数据仅供参考)

受院校区位影响,或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口碑的影响,一些民办高校招生每况愈下,招生计划完不成、被录取的学生报到率也不高。对此,教育学者熊丙奇评价道,民办高校单靠能授予全日制文凭、学历已经难以吸引考生。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高等教育供给趋于饱和,民办高校的“洗牌”已在加速。一方面,部分办学质量低、管理混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院校将逐步被淘汰;另一方面,一些办学理念明确、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则有望逆势突围。

民办大学,将迎来大洗牌

民办与公办大学最显著的差距就在办学经费来源。公办有拨款“撑腰”,而民办很大程度上靠学生学费“续命”。

生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办大学的运营状况。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某副教授直言,未来高职院校与民办大学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源考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持续调整、高等教育供给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民办高校将迎来大洗牌。

一方面,出生人口规模已多年下降,叠加生育意愿走低带来的长期生源收缩预期,民办高校的“生源蛋糕”正在缩小;另一方面,公办高校持续扩招、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深化,再加上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将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民办高校过去依赖“规模扩张”“低门槛招生”的生存路径愈发狭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分化态势日益明显:一批办学根基薄弱的院校加速被市场淘汰。另一批民办高校正凭借精准的定位实现逆势突围。

《2025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分析》指出,民办教育已从“规模扩张”进入“质量引领”阶段。危机之下,那些能够精准把握产业升级脉搏、持续投入教学质量、创新办学机制的院校,方能在竞争中突围。

一言以蔽之,民办大学能否办出亮点,办出特色,是否具备对学生源源不断的吸引力,或许是存亡竞争的取胜之匙。

来源:麦克思研究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