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一位文科高考状元的自述:文科生不是没有路,也可以在科技前沿闯出一条路

一位文科高考状元的自述:文科生不是没有路,也可以在科技前沿闯出一条路

华佗小知识 2025-08-20
导读川妈说:今天又读到一篇好文章,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作者:陈楸帆,来源:知乎作为2000年广东汕头市的文科高考状元,我曾经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一举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艺术学院双学位。但现在回头看,高考只是我故事的序章,而不是“定论”。高考是一扇门,但不是人生唯一的出口。那年夏天,我骑着自行车穿过潮湿闷热的汕头街道,脑子里全是“考上北大就能改变命运”这句老话。确实,北大给了我一个通往更大世界的通道。但真正让我走得更远的,不是分数,而是我不断质疑和重构自己的勇气。我没有按部就班做一个“文科好

川妈说:今天又读到一篇好文章,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

作者:陈楸帆,来源:知乎

作为2000年广东汕头市的文科高考状元,我曾经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一举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艺术学院双学位。

但现在回头看,高考只是我故事的序章,而不是定论

高考是一扇门,但不是人生唯一的出口。

那年夏天,我骑着自行车穿过潮湿闷热的汕头街道,脑子里全是考上北大就能改变命运这句老话。确实,北大给了我一个通往更大世界的通道。但真正让我走得更远的,不是分数,而是我不断质疑和重构自己的勇气

我没有按部就班做一个文科好学生的标准样本。毕业后,我没有进内、也没有做传统中文系学生通常应聘的记者、老师职位,而是进入了Google百度,从事互联网产品市场传播与商业合作。10年之后,我加入创业大军,做VR动作捕捉,再后来,我成了一名拥有多本国际畅销书的全职写作者、耶鲁大学访问学者、深港建筑双年展联合策展人、AIGC创作者、创意写作教学者、戛纳电影节入围电影剧本顾问……实践了斜杠青年的多重身份。

是的,一个文科生,也可以在科技的最前沿闯出一条路。

文科不是没有出路,而是要找到时代大潮中自己的路

有人说:“AI会替代文科生。但我要告诉你一个真实经历:

Google和百度做产品时,我们有一群技术最顶尖的工程师,但经常在一个问题上卡壳——怎么能让我们产品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能够撬动用户真实内心需求的钥匙?怎么让技术变得有人味?怎么讲出一个人类愿意听的故事?

于是,我这个写小说的文科生就被请去开脑洞:我们怎么让语音助手不那么机械?怎么写一段能感动用户的提示语?怎么让机器说出有温度的话?怎么让交互界面的呈现方式与细节更加温柔体贴人性化?这其实跟写作科幻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技术解决怎么做,而文科的价值,在于告诉我们为什么做,以及做了之后会怎样。这种对人类情感及人性的深刻洞察力,是AI短期内模仿不了的。

高考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它重要,因为它是中国目前最公平的社会跃升机制。但它也不是衡量你价值的唯一标准。你分数高,不代表你就更有创意;你考试没考好,也不代表你没有未来。

在我看来,未来的竞争真正重要的,是下面这几个能力:

  • 1、自我认知的能力

我在北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那时候我其实过得挺迷茫的,并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就业、考研、出国还是走创作道路。

那时候的科幻还是上不了台面的灰姑娘,无论教科书还是课堂,都不会有这种类型文学的位置。我也徘徊于究竟走纯文学的道路,还是坚持走少有人走的路。直到大三那年我的小说《坟》拿到了高校科幻征文比赛的一等奖,这种正向的反馈,在我心中点亮了一团火花。

那一刻,我才真正开始了解自己应该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我意识到,我应该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用科幻的形式探索技术与人性、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后来的每一次转型——从文科生到科技公司,从写作者到创业者——都是在不断深化这种自我认知、建立正向反馈的基础上完成的。

自我认知不是一时的顿悟,而是一辈子的对话。

  • 2、持续学习的能力

刚进入互联网企业的时候,我连PPT都不会写,也不懂编程语言。团队里全是清北计算机专业、海龟博士,我一个中文系出身的,怎么看都像是误闯黑暗森林的小白兔

怎么办?我花三个月时间系统自学计算机基础、语义分析、产品的基本框架,不懂就问,边学边做,硬是跟上了项目进度,还提出了一些产品创新落地的想法,受到了采纳和好评。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成绩,而是快速适应的能力。

AI日新月异、技术以为周期更新迭代的时代,真正的竞争力不是你现在知道什么,而是你有没有能力持续学习、快速适应、不断升级?

  • 3、跨界整合的能力

我一直在不同世界之间游走——文学、科技、影视、艺术,用故事来联结不同领域的知识与经验,形成更大的共识。

比如,在《AI未来进行时》这本书中,我用10个发生在全球各地的科幻故事,搭配李开复博士对于AI发展现状与未来路径深入浅出的分析,把最尖端的AI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达给大众。这本书不仅登上了全球多国畅销榜,还进入了世界各地大学的课程教材。

很多人问我:你是怎么想出这些故事的?我的答案很简单:

我站在文学的肩膀上,去眺望技术;又从技术的深渊里,寻找人性的回响

未来最吃香的人,不是精通某一行的专业人士,相信我,基于专业知识训练出来的AI模型会超过绝大多数专家的水平,未来的社会最需要的是跨界连接器,能连接不同行业、让知识之间产生火花的人。只有能将编程与美学相结合,把神话融入科技叙事的人,才可能创造新的未来。

高考是起跑线,但不是终点线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高考失利,自己学编程、写小说、玩音乐,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思想、有趣的灵魂,现在已经拿到著名风投的投资,开始自己的AI创业;

我也见过很多高分考生,进了名校却迷失方向,毕业后依旧找不到热爱,随便找了一份工作混了几年,却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迷茫,因为没有方向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内耗严重,工作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直到被无情的职场竞争所淘汰。

所以我想送给所有莘莘学子一句话:

分数是你手里的砖,但你要自己决定,盖成一堵墙,还是建一座楼。

如果你考得好,恭喜你,好好利用这张门票,但别以为游戏就此通关。

如果你考得不理想,也别灰心,世界其实远比一张试卷复杂,也精彩得多。

别被分数盖章,人生还有很多种打开方式。高考像是一场大浪,能不能站稳只是开始。真正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是你有没有勇气,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上,继续探索属于自己的航道。

分数是你手里的砖,但你要自己决定,盖成一堵墙,还是建一座楼。”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