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娃上幼儿园前,家长必须提前做好的3件事,不然适应慢、易吃亏

娃上幼儿园前,家长必须提前做好的3件事,不然适应慢、易吃亏

华佗小知识 2025-08-20
导读每年9月开学季,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门口总都会上演一场分离大戏。戏里多数孩子痛哭流涕,哭着闹着不想去幼儿园,家长也大都默默含泪,咬牙狠心离开。说到这里,相信家有适龄入园孩子的父母,都开始焦虑了起来,尤其是孩子还特别胆小、粘人的那种,父母更是焦虑。担心他们排斥幼儿园,在幼儿园吃不好、不午睡、尿裤子、交不到朋友,被欺负、被孤立……只恨自己没有哈利波特的“隐身衣”,不能能悄悄陪在孩子身边,陪他度过每一个陌生又忐忑的瞬间。说实话,作为一名曾经的幼儿园新生妈妈,女儿初入幼儿园那段时间,以上焦虑我比大家只多不少

每年9月开学季,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门口总都会上演一场分离大戏。

戏里多数孩子痛哭流涕,哭着闹着不想去幼儿园,家长也大都默默含泪,咬牙狠心离开。

说到这里,相信家有适龄入园孩子的父母,都开始焦虑了起来,尤其是孩子还特别胆小、粘人的那种,父母更是焦虑。

担心他们排斥幼儿园,在幼儿园吃不好、不午睡、尿裤子、交不到朋友,被欺负、被孤立……

只恨自己没有哈利波特的“隐身衣”,不能能悄悄陪在孩子身边,陪他度过每一个陌生又忐忑的瞬间。

说实话,作为一名曾经的幼儿园新生妈妈,女儿初入幼儿园那段时间,以上焦虑我比大家只多不少。

01 “入园焦虑”怎么产生的?

其实,“入园焦虑”这一词,最早源自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提出的“分离焦虑”。

上世纪50年代,约翰·鲍尔比在研究二战孤儿与母婴分离时发现: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分离时,会表现出阶段性、绝望、疏离的典型行为。

他将这种行为正式定义为“分离焦虑”,并指出这是婴幼儿为保护自身安全而进化来的一种本能反应。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初入幼儿园的孩子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他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和一直照顾自己的家人。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幼儿园人、幼儿园老师),再加上他们对时间尚没有概念,无法确信自己还能否见到父母,所以心里充满了害怕与不安,于是用哭闹来抗拒这种变化。

可作为父母,我们并未经历与孩子一样的遭遇,并且明白孩子只是短暂离开我们,那为何我们却会像小孩子一样焦虑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

就像咱前文提到的,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交不到朋友,被忽视,被欺负……

但其实这些问题,只要父母有心,3岁前就能避免!

02 同样的孩子,不同的焦虑表现

女儿初入幼儿园那段时间,我仔细观察过她班里二十多个孩子,结果发现,每个孩子的分离焦虑表现都不一样。

比如,班里的小男生豆豆,从第一天入园嗷嗷哭个不停,不愿意去幼儿园,到全班孩子几乎都能淡定地和父母挥手说“再见”时,他仍无法接受被送去幼儿园,每天还是得妈妈各种安慰,才能勉强被老师抱进教室。

而同一班的彤彤则则与豆豆完全相反,小姑娘只是入园当天红了眼眶,小声说了句“妈妈早点来接我”,便牵着老师的手进了教室,不到一个星期,她就能主动脱离妈妈的怀抱,欢快的走进幼儿园。

为什么同样年龄的孩子,“入园焦虑”症状却如此不同?

幼儿园老师说,答案就藏在孩子0-3岁那段时间,父母对孩子的做的三件小事里:

03 娃上幼儿园前,必须要做的3件事

第一件: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依恋理论奠基人约翰·鲍尔比指出:0-3岁是孩子形成依恋关系、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

此时,父母高质量的陪伴,能让孩子产生“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在我身边”的感受。

有了这种感受,孩子内心也会悄悄长出一座“安全基地”,日后即使离开父母去幼儿园,内心也会坚信父母依旧会去接他,不担心自己被抛弃。

第二件: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一天24小时都陪在孩子身边,持续陪他玩耍,而是在“安全范围内放手”。

比如,当孩子想自己用勺子挖饭吃时,我们能耐心的看着他拿起勺子,一遍遍的将饭挖的到处都是,然后再慢慢送入口中……

而不是看到孩子吃得慢吞吞,就忍不住拿起勺子喂孩子。

埃里克森认为1-3岁是“自主对羞怯”阶段。

此时,主要照顾者若能做到该放手时放手,允许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脱衣服、收拾玩具……他们会在重复练习中建立“我做得到”的自我效能感。

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即使在幼儿园,也会在短时间内明白“原来我都能自己来”,因此面对陌生任务也不会害怕恐惧,自然也不会焦虑。

第三件:懂得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却是一个需要轮流、等待与合作的“小社会”。

孩子在幼儿园与在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家随时可得的玩具,需要其他小朋友玩后自己才能玩,呼之即来的父母,变成了需要举手示意、排队等待的老师。

孩子若不会开口求助、不懂分享、不懂礼貌,不会协商,不会保护自己,就很容易被老师忽视或者被同伴欺负。

孩子3岁前,父母若能经常带孩子出去跟同龄孩子玩,就有机会演练分享、合作、协商、被拒绝等社交能力。

入园后便能更轻松的与老师沟通,更快的交到好朋友,分离焦虑自然大幅降低,反之,分离焦虑自然会升高。

【今日话题】

你家孩子今年9月要上幼儿园吗?

你是不是也早早的就开始焦虑了?

以上3点,你认为对孩子缓解入园焦虑有帮助吗?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供其它家长学习参考。

文章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