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广东高校排名大更新:深大第9,惠州学院第24,广东药大第35

广东高校排名大更新:深大第9,惠州学院第24,广东药大第35

华佗小知识 2025-08-13
导读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岭南大地,广东坐拥绵长海岸线与蓬勃经济活力,既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也是现代创新浪潮的引领者。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广东榜)揭晓,全省40所高校展现强劲实力。中山大学(全国13)、华南理工大学(25)、暨南大学(44)、华南农业大学(49)、南方科技大学(56)、华南师范大学(59)、深圳理工大学(79)、南方医科大学(85)、深圳大学(87)、广东工业大学(105)位列前十。这份榜单不仅映射广东高教“双一流”领航、多元梯队并进的繁荣生态,更凸显地方院校的加速崛起。深圳大

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岭南大地,广东坐拥绵长海岸线与蓬勃经济活力,既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也是现代创新浪潮的引领者。

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广东榜)揭晓,全省40所高校展现强劲实力。中山大学(全国13)、华南理工大学(25)、暨南大学(44)、华南农业大学(49)、南方科技大学(56)、华南师范大学(59)、深圳理工大学(79)、南方医科大学(85)、深圳大学(87)、广东工业大学(105)位列前十。

这份榜单不仅映射广东高教“双一流”领航、多元梯队并进的繁荣生态,更凸显地方院校的加速崛起。

深圳大学排名第9

深圳大学以全国第87位、广东第9的亮眼成绩,再次印证特区高校的“速度与高度”。这所与深圳共成长的年轻学府,依托城市创新基因与产业资源,在人工智能、光电工程、金融科技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其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紧密的产学研融合机制及逐年攀升的生源质量,使其成为“双非”高校逆袭的标杆,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大批创新型实战人才。

惠州学院排名第24

位居省内第24名(全国353)的惠州学院,是粤东地方高校奋进的代表。作为惠州市唯一本科院校,它紧扣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发力。

其中深耕电子信息,对接惠州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强化通信工程、物联网等专业建设;

此外,聚焦绿色石化为服务大亚湾石化区,培育化工安全、新材料应用人才;

同时,依托罗浮山、西湖等资源,发展旅游管理、文化创意学科。其“应用型、地方性”定位清晰,成为支撑东江流域发展的智力引擎。

广东医药大学排名第35

广东药科大学以全国第421名、省内第35的排名,彰显其在医药细分赛道的不可替代性。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药学人才培养基地,其核心竞争力突出。

其中药学优势突出,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等专业实力雄厚,产学研转化活跃;

在大健康布局,积极拓展生物医药、健康服务管理领域,对接广东万亿级健康产业集群;

同时,公共卫生担当,在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研究方面持续贡献专业力量。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广药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前景广阔。

从榜单来看,广州(中大、华工等9所百强校)与深圳(南科大、深大、深理工)形成高教双引擎,聚集全省顶尖资源。

此外,除惠州学院外,东莞理工学院(138名)、佛山大学(306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91名)等聚焦产业需求,为制造业强省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美院(艺术)、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广州体院(体育)、广外(外语)、广中医(中医)等院校在各自领域保持全国影响力,丰富高教生态。

同时,从珠三角核心区到粤西(广东海洋大学)、粤北(韶关学院)、粤东(韩山师院),高校布局持续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结

从头部名校引领前沿创新,到深圳大学、南方科大等新兴力量快速崛起,再到惠州学院、广东药大等特色院校深耕地方,广东高等教育已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一体系正深度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根基——高校与城市共荣共生的岭南故事,仍在澎湃书写。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