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清华毕业生的简历,估计小公司都得争着抢吧。其实,别说是小公司了,像华为以及各种互联网大厂,难道不都会率先和这些学生签下合同吗?
可什么叫自己玩脱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呢?就是即便有清华的学历,也救不了一份被毁掉的简历。有些同学做得那叫一个绝。
他们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有些坑是千万不能踩的,因为一旦踩了就回不了头了,就如同沾了某些东西后,就再也不是原来干净的样子了。
“清华简历,就这么毁了”,HR长叹一声,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啊!
有一位HR收到一份来自清华大学的简历,原本兴致勃勃地打开,然而当发现这份简历存在致命缺点后,他不禁长叹一声,只能无奈地说一句:
清华大学毕业又能怎样呢?一旦这样做,就只能毁掉自己的前途,真让人觉得有些可惜,毕竟是清华的简历,而且还是硕士,学的是化工专业。
按理来说,他想进大厂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虽说有人觉得清华的硕士“水”,可清华的本科那得是高考成绩在各省前100多名的学生才能考上的。
多硬核呀,怎么就能把前途给毁了呢?要知道,这些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人生过得那可都是相当精彩的。
HR断言,如果这位同学毕业后去一家化学研究所钻研这冷门专业,也会很有前途,或者直接去中学教书,又或者去大企业上班,也都挺容易的。
但这位同学偏偏做了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转行去当程序员,这似乎还说得过去,因为很多学生在脑力、智商都不差的情况下,转专业对他们来说就跟玩儿似的。
可接下来他做的一个选择,直接把自己的前途给毁了,那就是他去了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给华为公司当了一个外包,这就是圈内人所说的“一入外包深似海”呀。
其实光听“外包”这个词,大家就会觉得外包的肯定不如正统的管培生吧。只要能通过校招进大厂,谁愿意去当外包呀。
那清华的学生为啥就想不开非得去外包呢?HR说这就是个扣分项,因为没哪个互联网大厂愿意招有这样背景的人,难道这算是啥黑历史吗?
其实主要就在于外包的身份没有明确的定位,给人的感觉就是普通“牛马”
但要是在大厂里正儿八经做项目,是根正苗红的那种情况,那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所谓的选择大于努力嘛。不过也有人说,清华本硕的人是很聪明。
享受了顶级教育资源后,是有点飘了,一毕业就直接换行业,没料到在这一行得从头开始,少了很多经验教训,搞得之前大学和研究生学的都像白学了一样。
其实他要是走自己化学专业的老路,考个研究所,央企的研究所啥的都可以呀,可去外包编程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错误之一了。
但对于半路出家的人来说,不去这种公司可能还真就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所以大学的选择也特别重要呀。
第一个选择就好比第一把钥匙把门开错了,以后想走别的门,起步是不是就更难啦?我们更应该深思的是,文科都能转行当码农。
这就表明这一行的门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所以还不如扎根在自己原本的冷门专业,凭借自己顶尖的头脑去攻克别人啃不了的难题、硬骨头。
这样的话,未来求职时或许就会拥有更加得天独厚的机会,小众也有小众的好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佗小知识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