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似乎注定与顶尖学府结下不解之缘。他们或许因为各种原因,暂时离开了这些学府,但最终总会以更加辉煌的姿态回归。常书杰,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2015年,常书杰以690分的高分,荣登湖北省理科第8名的宝座,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这个成绩无疑是他努力的成果,但也正是在北大,他的人生经历了剧烈的起伏。刚进入大学,他还沉浸在高中时的荣光和激动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被虚拟世界所吸引,迷上了网络游戏,进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最终,北大不得不劝退他,原本前途光明的他一度跌入低谷。
时光流转,几年过去了,很多人都在好奇,如今的常书杰怎么样了?他的故事,仿佛是一个高考“狂人”的传奇,且走得不同寻常。常书杰曾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父母心中的“骄傲”,他的成绩曾令所有人称赞。2015年,他凭借690分的高分,在钟祥市一举成为理科状元,凭借全省第8的成绩进入北大。进入北大后,他更是荣获了学校的“高通奖”奖学金,成为44名新生中的佼佼者。这个奖学金每年仅有两名本科新生能获得,金额为三万元,旨在奖励那些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工学院就读的优秀学生。
回顾常书杰的成长历程,从小到大,他的学习表现可谓无懈可击。小学阶段,他就能轻松完成作业,赢得了许多奖项与老师们的称赞。到了初高中,他依然表现得非常出色,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几乎无人能与之争锋。他毕业于湖北省钟祥一中,这所学校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生,也是当地知名的学府之一。在学校,常书杰的表现堪称完美。虽然他性格较为安静,但他学习上的表现极为扎实与稳重,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喜欢他。尽管他在课堂上常常会走神,偶尔小睡,但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几乎总是名列前茅,老师们和同学们似乎都默认了他“独特”的学习方式。大家都称他为“学霸”或者“学神”,并且深知,常书杰一抬头,就意味着他抓住了课堂上的重点。
然而,原本一片光明的未来,却因网络游戏而蒙上阴影。进入北大后的最初几个月,常书杰依然保持着正常的学习状态,但随着高中时那种“压迫式”学习压力的消失,他逐渐迷失在虚拟世界的诱惑中。网络游戏带给他的不仅是刺激和满足,更多的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从早到晚,从宿舍到网吧,他几乎不曾踏进过课堂。常书杰自己也曾回忆说:“那段时间,面对突然获得的自由和不再明确的目标,我感到迷茫,游戏让我暂时忘记了现实中的一切烦恼。”
由于长期缺席课堂,常书杰的成绩急剧下滑。第一学年结束时,他的学业绩点远远未达到北大的要求。学校虽给了他转专业的机会,但由于成绩一度滑落且被调入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常书杰更是失去了动力。即便父母亲自赶到北京陪伴他,他依然无法摆脱对游戏的依赖,学习的颓势愈发严重,最终,北大不得不劝退他。许多人都感慨:“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这孩子真是毁了!”而常书杰的人生似乎就此陷入了低谷,然而,他并没有选择放弃。
被退学的打击并未将他击倒,反而让他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反思。经过调整与自我救赎,常书杰决定重拾学业,回到高三复读。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远离了曾经让自己沉迷的游戏,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复读的这段时间,他艰苦努力,汗水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2019年,他再一次成为了湖北省的理科状元,并以712分的高分考入了清华大学。常书杰的“回归”被许多人称作“浪子回头金不换”,对他过去的“重生”也充满了敬佩,虽然也有一些人批评他曾经浪费了宝贵的教育机会。
进入清华后,常书杰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摒弃了曾经的游戏迷恋,专心投入到学业中,并且在各项活动和课程中表现出色。常书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所有学弟学妹们传递一个讯息:“远离游戏,学会自律。”他明确表示,虽然许多人将游戏视为一种解压方式,但实际上它可能会让人更加沉沦,远离了学习,难以自拔。
常书杰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个人的励志传奇,也成为了所有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的警示。在大学里,虽然自由的氛围使人更加放松,但真正的自由不是无节制的放纵,而是懂得如何自律,如何管理自己。大学生活,既充满机会,也充满挑战。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确保未来的成功。
与常书杰相似的还有张非,这位多次高考才最终考入清华、北大的“高考狂人”也因沉迷游戏被劝退。无论多么聪明的头脑,都有可能在自由的大学环境中迷失方向。常书杰的经历让人深思,他是如何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最后成功逆袭。
如今,常书杰不仅凭借着清华的成绩被免试保送到北京大学西方经济学的直博项目,重新回到北大,而且他已经足够成熟,准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永不言弃,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正如《中国青年报》曾评价道:“4年前,考上北大是常书杰人生的高光时刻,而今天,他已经再次回到北大,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常书杰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人生的秋千总会再次荡漾,最重要的是,勇敢地抓住每一个重新起航的机会。
华佗小知识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