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2025 年本专科红牌专业出炉!这些专业连续多年被预警,报考需谨慎?

2025 年本专科红牌专业出炉!这些专业连续多年被预警,报考需谨慎?

华佗小知识 2025-08-08
导读前不久,麦可思 2025 年版就业蓝皮书正式发布,其中 “红牌专业” 榜单再次引发家长和考生的关注。红牌专业指的是就业落实率、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且市场需求减少或增长缓慢的专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2025 年本专科红牌专业的那些事,看看哪些专业需要重点留意。本科红牌专业:艺术学占比高,法学连续五年预警2025 年本科红牌专业名单出炉:公共事业管理、音乐表演、绘画、法学、美术学。从近五年数据来看,艺术学门类专业占比明显,而法学更是连续五年 “上榜”,公共事业管理则首次进入红牌榜单,值得警

前不久,麦可思 2025 年版就业蓝皮书正式发布,其中 “红牌专业” 榜单再次引发家长和考生的关注。红牌专业指的是就业落实率、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且市场需求减少或增长缓慢的专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2025 年本专科红牌专业的那些事,看看哪些专业需要重点留意。

本科红牌专业:艺术学占比高,法学连续五年预警

2025 年本科红牌专业名单出炉:公共事业管理、音乐表演、绘画、法学、美术学。从近五年数据来看,艺术学门类专业占比明显,而法学更是连续五年 “上榜”,公共事业管理则首次进入红牌榜单,值得警惕。

法学:“中华第一考” 难倒大批毕业生

法学连续五年被预警,核心问题出在 “门槛高 + 供大于求”。法学学习难度大,想从事律师、法官等核心职业,必须通过被称为 “中华第一考” 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该考试通过率常年不足 20%。未通过考试的毕业生,大多只能从低薪的助理岗位做起,职业发展缓慢。

更关键的是,法学专业招生规模常年庞大,远超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律所、司法机关等岗位竞争激烈,企业法务、公务员等方向也挤满了竞争者,导致整体就业质量偏低。如果想报考法学,务必提前做好 “死磕法考” 的准备,同时多积累跨领域知识(如金融法、知识产权法),提升竞争力。

艺术学门类:绘画连续五年 “亮红灯”

音乐表演、绘画、美术学三个艺术专业上榜,暴露了传统艺术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其中,绘画已连续五年被预警,音乐表演五年内 4 次上榜,美术学近两年也持续 “红牌”。

艺术行业岗位本就稀缺,职业画家、乐团演奏员等核心岗位不仅依赖天赋,还需要长期经济投入和机遇。大量毕业生只能转向培训机构、设计边缘岗位,甚至跨行业就业,薪资和满意度都不理想。加上不少高校盲目扩招艺术类专业,导致培养同质化,学生缺乏数字艺术、艺术管理等新兴技能,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

公共事业管理:首次上榜,优势不再

公共事业管理今年首次进入红牌名单,曾经因 “考公对口” 而热门的专业,如今优势不再。一方面,公专业放宽,其他专业考生涌入公共管理类岗位,本专业毕业生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近十年全国已有 150 所高校撤销该专业,仅次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反映出社会需求减少、办学特色不足的问题。

该专业课程看似 “全面”,融合了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实则缺乏聚焦技能,毕业生就业方向宽泛却没竞争力,实习和职业路径模糊,就业难度自然上升。

高职红牌专业:小学教育类 “霸榜”,法律事务五年预警

2025 年高职红牌专业为:法律事务、美术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其中,小学教育相关专业和法律事务连续五年被预警,背后是人口变化和行业门槛的双重影响。

小学教育类:出生人口降了,学历要求高了

小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语文教育连续五年 “红牌”,直接和两大因素挂钩:

一是出生人口持续下降。2023 年我国出生人口降至 902 万,适龄生源减少,小学数量三年间减少 1.08 万所,未来小学教师需求必然收缩,毕业生 “供过于求” 已成定局。

二是学历门槛提升。现在不少小学招聘明确要求 “全日制本科”,高职毕业生在学历竞争中处于劣势。数据显示,2023 年小学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 78.03%,专科占比仅 21.22%,较 2019 年下降超 13 个百分点。加上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学生技能趋同,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就业更难。

法律事务:职业资格卡脖子,就业质量低

法律事务连续五年预警,核心卡在 “报考门槛” 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高职毕业生需先专升本才能报考,即便如此,法考低通过率仍让多数人望而却步。

无法取得资格证,毕业生只能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助理、中小企业法务辅助等边缘工作,薪资低、发展空间小,就业满意度自然不高。

红牌专业≠“绝路”,辩证看待是关键

需要提醒的是,红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整体情况,各地、各校差异很大。有些高校的红牌专业凭借特色办学(如类院校的法学、艺术类院校的数字艺术方向),就业表现依然亮眼;而有些绿牌专业若培养滞后,也可能出现 “供需脱节”。

报考时,与其盲目避开红牌专业,不如做好三点:一是结合自身兴趣,兴趣是长期学习的动力;二是调研目标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就业数据,避开 “同质化” 培养的学校;三是提前规划,比如法学专业早备考法考,小学教育专业争取专升本,艺术专业多学数字技能。

专业没有绝对的 “好” 与 “坏”,关键在于是否匹配自身能力和行业趋势。理性看待红牌预警,做好规划,才能在就业路上少走弯路。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