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有欢喜也有泪水,有人低分捡漏上名校,也有人被心仪的院校拒之门外,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去想,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被拒之门外的。
可不是没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而是被拒绝的理由只有可能是一个——分数不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那么看得开,有的同学反而希望学校能直截了当的告知自己没有被录用的原因,被淘汰也要被淘汰的心服口服。
话虽然这么说,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心理承受能力能否接得住对面直白的拒绝可就是另一回事了,一名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就因为目标院校送给了自己“3个字”,而直接破防了——“不录取也没必要羞辱我”。
云南大学送给学生3个字,考生崩溃:“不录取也没必要羞辱我”
这名女同学报考了云南大学G1专业组,可没想到作为特殊类型批次待录取的考生,她最终还是被退档了,但最让她无法接受的不是自己被退档,而是云南大学送给她的3个字。
云南大学在退档备注中写下了这3个字——“"总分低”,这3个字让女生直接情绪崩溃:“不要我就不要了,何必要羞辱我呢?”或许总分低只是事实,可对于刚被退档的女同学来说,这种强迫你看清现实的方式着实令人难以承受。
这件事发到网上,女同学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安慰,当她从情绪中平稳过来后表示:这是她母亲鼓励她“冲一冲”的结果,没想到不仅被拒,还得到了如此直白的评价。
这种过于直白的评价,对于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的考生来说,确实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面对关注,云南大学很快作出回应,校方表示:今年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都收到了相同的“总分低”备注,这是对退档原因的客观说明。
未被录取就是因为总分不够高,这一事实无可争辩,学校之所以如此直白地表述,是为了避免考生对录取过程产生质疑,防止有人怀疑存在暗箱操作。学校认为,有什么说什么的态度能够明确责任所在,不会让考生有机会“倒打一耙”。
录取通知和退档通知,都是与考生沟通的重要渠道
可学校是把自己摘干净了,却从未考虑过学生的感受,同样的结果其实未必只有“总分低”这一种表达方式,云南大学完全可以使用“名额已满”或“录满为止”等中性表述来说明退档原因,既不失真实性,也不会让考生感到被直接否定。
毕竟高考录取本就是择优原则,女同学没有被云南大学录取也不是否定她的全部依据,只能说其他报考云南大学的同学之中有分数更高的人,言外之意,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名额已经满了,这种委婉的表达显然更能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
对于学校的回应,网友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人支持学校做法,认为高考本就是一场公平竞争,分数不够被拒绝是必然结果,没必要过度包装。
也有人站在女同学的角度,认为教育机构应当以人为本,在录取通知这样的重要环节上,多一分人文关怀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能树立更好的学校形象。
对于高校而言,录取通知和退档通知都是与考生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一份温暖人心的通知可能会让被拒的考生仍然保持对学校的好感,甚至在未来的研究生阶段重新选择该校;相反,冷冰冰的拒绝可能会让考生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学校的社会评价。
不被云南大学录取的考生或许会感到失落,但这不应成为他们自我否定的理由。能够勇敢地“冲一冲”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希望这次经历能够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一课,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也希望高校能够从这一争议中反思,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同时,不忘教育的温度和人文关怀。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佗小知识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