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2025高考专业大变天,医学经管成天坑,电气计算机杀疯了!

2025高考专业大变天,医学经管成天坑,电气计算机杀疯了!

华佗小知识 2025-07-24
导读高考成绩出来那一刻,有人哭有人笑,但真正决定四年后命运的,其实是填志愿时那几个专业选择。 今年的录取结果让很多跌眼镜,那些以前被家长们捧在手心里的"金饭碗"专业,竟然都不香了,反倒是一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工科专业,分数线蹭蹭往上涨,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让人意外的可能是临床医学了吧,我记得前些年这个专业简直就是学霸们的必争之地,今年居然集体遇冷,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专业,招生人数一点没变,投档位次却掉了300多名,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这些响当当的医学院校,在山东

高考成绩出来那一刻,有人哭有人笑,但真正决定四年后命运的,其实是填志愿时那几个专业选择。

今年的录取结果让很多跌眼镜,那些以前被家长们捧在手心里的"金饭碗"专业,竟然都不香了,反倒是一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工科专业,分数线蹭蹭往上涨,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让人意外的可能是临床医学了吧,我记得前些年这个专业简直就是学霸们的必争之地,今年居然集体遇冷,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专业,招生人数一点没变,投档位次却掉了300多名,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这些响当当的医学院校,在山东广东的投档线都明显下滑,说不定这就是个信号吧。

倒是那些工科专业火得不行,特别是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这些,明明扩招了,分数线还往上走,宁波大学的机械类专业就很典型,招生从44个人增加到52个,按道理分数应该降才对,结果投档位次从38888名跑到了37009名,整整上涨了快1900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也是这样,招的人多了,分数反而更高了。

人工智能专业倒是没想象中那么疯狂,可能是开设的学校太多了,大家都有得选,热度就分散了,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这些基础的工科专业,还是稳稳当当地占据高分段,毕竟这些是搞人工智能的基础嘛,现在哪个公司不搞数字化转型,技术人才缺得很。

文科就比较惨了。

语言类、经管类专业真的是一片萧条,上海外国语、北京外国语这些老牌名校的相关专业,在广东物理类考生中的最低排位都在往后退,华东师范、财经这些学校也一样,感觉文科生的选择越来越窄了,虽然说不该这么势利,但现实就是这样。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那些"铁饭碗"专业今年又开始吃香了,类、司法类、院校这些提前批的专业,分数线高得吓人,有些甚至比985还难考,医学定向生也很抢手,估计是看中了保障和工作稳定性,毕竟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大家都想找个安稳的工作。

师范类就很奇怪了,有些师范院校居然出现了投档线低于本科线的情况,甚至有人500多分捡漏985,443分上211,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能是当老师的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觉得没啥前途吧,又累又不赚钱。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领域需要大量人才,企业数字化转型也离不开技术型人才,工科毕业生找工作相对容易,薪水也不错,软件工程专业2023届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能到7061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有6534元,这个数字确实诱人,虽然可能要996,但起码钱到位了。

反观临床医学,虽然工作稳定,但是学习周期长,工作压力大,医患关系也复杂,年轻人可能觉得性价比不高,再加上现在医闹什么的,谁愿意冒这个险,文科专业就更不用说了,就业竞争激烈,工资上升空间有限,经济不好的时候影响更大,我一个学中文的朋友,毕业三年了还在投简历。

当然了,专业热不热门这事儿也不是绝对的,人口老龄化这么严重,医疗需求肯定还会增加,医学人才长远来看还是有缺口的,文科专业如果能跟新技术结合,比如传媒专业学点AI,培养"写稿+编程+AI"的复合能力,说不定也能重新焕发活力,问题是有几个文科生愿意去碰代码。

"双一流"高校在浙江招收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理科专业,即便在扩招情况下,投档线依然上升,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需求就在那里,不管你扩招多少,好专业就是抢手,而那些冷门的,就算不扩招也没人要。

不过话说回来,选专业这事儿还是得看个人,有些人天生就对技术感兴趣,有些人就是喜欢文学艺术,不能光看热度和分数线,而且专业热度变化很快,四年后的就业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又是另一番光景。

家长们总是喜欢追热门,但热门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