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人民网】【澎湃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草木壹
编辑|草木壹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环节进入尾声,2025高考录取工作火热开展。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江苏、内蒙古等多个地区公布了高校提前批的投档分数线。
然而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情况却与往年大相径庭。
一向被奉为“天花板”级别的清华竟跌落神坛,最低投档线甚至不如师范类院校高。
更反常的是,北大一度出现断档,而不少985名校也都面临招不满的尴尬处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顶尖名校的吸引力为何越发不如从前?
名校祛魅
7月8日,内蒙古率先公布了各大高校提前批录取分数线。
其中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历史类提前批次录取中,清华大学那醒目的637分。
虽说这是清华第一次在内蒙古开放历史类提前批招生通道,但这个分数多少有些离谱。
要知道这可是清华的最高投档线,竟然比西安交大、武大等高校的最低录取分还低。
这就意味着清华大学已经不再是内蒙古高分数段考生的首选了。
明明去年清华在内蒙古的本科一批录取线还划到了0,前后只差了一年,就又跌破新低。
但这还仅仅只是个开端。
再往后看,北大以及其他985大学的提前批录取情况比清华还要“难堪”。
往年无论分数线划得再高,北大基本都能轻松招满,毕竟实力摆在那里。
可今年的“意外”却一个接着一个。
北大不仅在内蒙古的“强基计划”到最后差一人未招满,甚至还惊现部分专业“0投档”。
考生放弃北大强基计划
高考分数刚出来时,“清北抢战”还一触即发,漫天宣传。
结果真等到了录取工作步入正轨时,却一个比一个愁眉苦脸。
清北尚且如此,那些名气和实力稍次之的985院校就更好不到哪儿去了。
尤其是中山大学,在今年的内蒙古历史类提前批投档中,最高投档线竟只有590分。
这个分数可以说是连某些211院校都不如。
而与这些报考“爆冷”的985名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费师范生的“火爆”。
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华东师大,就在今年的提前批投档报考中“脱颖而出”。
华东师大在内蒙共的历史类提前批投档最低分都达到了2分,比清华高出整整5分。
要只有这一所师范类院校表现惊人就算了,偏偏全国多地的师范学校都“异军突起”了。
相当突出的还有江苏历史类乡村教师计划的部分专业投档线。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这些搁往常都被称为“冷门”的双非院校专业,投档线竟比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好几所985院校还要高。
几乎凡是培养公费师范生的院校,在今年的考生眼中都异常的“吃香”。
猛的一看这种现象多少有些令人费解,放着实力更强的名校不要,偏要去抢“双非”?
但其实这些“反常”背后反映出的道理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好就业”。
专业高于学校
实际上并非是那些名校的“魅力”不够,实在是他们列入提前批的专业太“拉跨”。
就拿中山大学来说,今年出现最低投档线跌破600分的情况,就跟它列入提前批的专业息息相关。
按道理来说,名校放入提前批的专业多少都该是具备些竞争力的强专业。
但中山大学今年列入提前批的专业组却是旅游管理类。
这个专业组别说是在人数更多的理科类不受欢迎,就是在历史类中也极其不被看好。
基本上稍微对专业有些了解的考生及家长都清楚,这几乎就是个“天坑”专业。
要真学了这个专业,哪怕毕业后拿着中山大学的毕业证,都很难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
至于清北,情况也都大差不差。
清华列出637分最高投档线的专业是法学,听着比旅游管理好些,但也没强太多。
毕竟法学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卷考公”的专业,现如今的律师就业形势又不甚明朗。
北大就更“过分”了,直接把更“水”的公共管理专业放入了提前批,也难怪会“断档”。
眼看这些名校给出的提前批专业一个比一个“不靠谱”,更多考生只能将目光转向师范。
公费师范生在今年广受欢迎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编制。
相对于那些学成毕业后还要自主找工作的专业而言,提前端上“铁饭碗”自然更受追捧。
不只是师范类院校,今年从一众985名校中杀出的“黑马”还不少。
好比江苏的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类提前批的投档线都直逼清北了,历史类都达到了658分。
军校在今年明显成了更多高分考生的优选。
还有很值得一提的是,有两所双非大学在今年的提前批报考中热度也很高。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以及上海海关学院的部分专业组最低投档线都超过了650分。
这是个什么水平?大概就是仅次于清华北大和中文大学的程度。
选择报考这两所院校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专业的就业前景更好。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从这两所院校毕业的学生一般而言考公成功上岸的概率都要更高一些。
这就相当于上了大学后,只要顺利毕业,就比大部分同龄人更容易端上“铁饭碗”。
考生和家长也都不傻,自然很容易就能权衡出哪条路能走得更远些。
说到底,还是现在的就业形势倒逼考生及家长更注重专业的选择了。
结语
“北大的考古系那也是北大”,这话要放在以前或许还能被很多人认同。
但现在更多人的想法都变成了,“北大的考古也是考古”。
一如张雪峰所言,即便顶个985名校毕业的学历,专业不对口就业时依然不占优势。
时代早已不同,居于“金字塔顶端”的高校们现在也不得不重新思考下,怎么才能更显“诚意”?
否则将来,恐怕只会出现更多明明是“顶尖名校”,却招不到学生的窘境。
华佗小知识
2025-07-12